在网民指责其有意隐藏中国身份之后,这家销售各类小玩意儿的日式连锁品牌道歉

重点:

  • 由于被指控把中国娃娃的标签写成日本人,以及试图隐藏自己的中国身份,名创优品的股价下跌17%
  • 通过这次网络攻击,可以看到在中国做生意的国内外企业面临一个比较独特的风险

阳歌

它的商标是红色的,带有独特的日式风格。但如今,时尚实体零售店名创优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MNSO.US; 9896.HK)眼前,却是一片粉红。

我们经常嘲笑这家公司的店铺刻意模仿无印良品和优衣库等日本品牌。然而在上个月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里,它都在努力说服公众,自己是一家真正的中国公司。这场风波重创了名创优品的股价,自7月25日首次发布声明澄清自己的身份以来,该股已经下跌了约17%。

我们稍后将仔细看看这场风波,包括它的缘起和名创优品的回应。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事件代表在中国从事经营活动时面临一种比较特殊的风险,尤其是对知名的消费者品牌而言。这些品牌可能会出乎意料地迅速成为愤怒网民的攻击目标,因为后者认为该公司存在不道德、不公平或者非法的行为。

这些消费者然后会通过社交媒体发泄自己的不满,并煽动其他人的怒火,这少则损害公司的声誉,严重的话公司可能会遭到抵制,甚至引发监管行动。名创优品的例子就涉及一个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中国民族主义者群体,在国内被称作“小粉红”,他们会攻击所有在其看来不爱国的行为。

在这样的网络攻击之下,企业往往采取相同的策略,那就是迅速发布道歉声明,并告知自己将采取哪些行动来纠正这种情况。名创优品这次也是这么做的。但损害已经发生,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恢复。

为了理解来龙去脉,我们必须快速地回顾一下名创优品的历史,并看看它的典型店面——它们已经成为中国零售业的中流砥柱。名创优品由叶国富在2013年创办,他和家人去日本旅行时,看到当地的专卖店销售高品质但价格实惠的中国制造商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有了创办该品牌的想法。他甚至请来一位名叫三宅顺也的日本设计师来领导设计团队。

该公司广为人知的品牌标识采用红色背景,白色英文“Miniso”字样,右下角是一个抽象的笑脸,看起来很像日本字符。直到不久前,这个logo还出现在全球超过5,000家门店,其中大约3,000家在中国,其余在境外。

近期风波的导火索是,该公司的西班牙Instagram账号展示了一个迪士尼公主盲盒系列的娃娃,标签上写的是日本艺伎。但中国的一些“小粉红”很快指出,娃娃穿的是中国旗袍,不是日本和服。

这让人们开始注意到,名创优品过去几年采取了广泛的行动,来假装自己是日本品牌。实际上,我们之前报道过,名创优品可能想要让中国消费者认为它来自日本,从而利用无印良品和优衣库等日本品牌在中国的人气。我们也指出,名创优品的风格可能很容易遭到一些它试图模仿的日本品牌的起诉,但我们从没有谈到来自中国网络批评者的威胁。

致歉信

随着网上对名创优品的争议升温,该公司于7月25日发表了官方致歉声明。“收到网友反馈后,我们第一时间删除该帖文,并对社媒代理运营机构采取了处罚措施,终止了合作关系,”声明写道。

为了表明自己并非只说不做,它在8月4日发表了正式解雇该机构的信函,并指出这个外部合作机构“在运营名创优品Instagram西班牙账号时,缺乏中国文化基础认知”。它还说,名创优品将接管该帐户,并表示“对于这一工作失误给中国朋友们及所有名创优品粉丝造成的伤害,我们深刻反思”。

最后,该公司上周发帖,详细说明了正在采取的纠正措施,包括从门店中移除日本元素,以及重新设计中国门店的logo。它解释说,它在早期宣传自己是一个日本设计师品牌,但现在意识到这是一条“弯路”。

仅致歉声明在新浪微博上的浏览量就达到了近200万次,收到了428条评论,可见这个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度之高。

对名创优品来说,可谓祸不单行,因为它最近频频受到攻击。其中包括7月份的一次做空攻击,指控该公司误导投资者,它的许多特许经营门店实际上是由与名创优品高层关系密切的实体所拥有。名创优品后来发表了反驳声明,否认了这份报告,并称其结论具有误导性。但报告发布当天,该股仍下跌了 15%。

此外,该公司的业务也面临严重问题。由于中国执行清零政策,极力控制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的频频暴发,导致许多店铺关闭,这使得名创优品的业绩大受影响。该公司定于本周晚些时候公布截至6月的最新季度业绩。但此前该公司曾经宣布,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前三个月的营收同比仅增长5%,并预测这一数字将在截至6月的三个月里首次出现约9%的收缩。

尽管如此,分析师和投资者对该公司的看法仍然出人意料地乐观。在接受雅虎财经7月调查的9个分析机构当中,有两家对该公司的评级为“强力买入”,六家为“买入”,只有一家为“卖出”。或许,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该公司的股价今年以来下跌了40%以上,尽管它目前面临的问题大多是暂时性的。

该公司还拥有相对强劲的21倍市盈率,对于一家传统零售商来说,这个数字相当高。高于无印良品本尊的运营商良品计划株式会社(7453.T)的14倍,也比美国时尚零售商Target(TGT.US)的18倍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传音手机全球销售超越Vivo

IDC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三星(005930.KS)和苹果(AAPL.US)在第三季度继续引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制造商小米(1810.HK)、传音(688036.SH)和Vivo跻身前五大厂商。在一个重大转变中,传音三季度的强劲增长使其超越Vivo,成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销售商。 IDC数据显示,三星三季度以6,140万部出货量(市占率19%)蝉联全球智能手机销售冠军。苹果紧随其后,销量同比增长2.9%至5,860万部,全球市占率达18.2%。小米位居第三,市场占有率达13.5%,在前五强中其增幅最低,只有1.8%。传音在取得13.6%的同比增长后,市占率达9%,Vivo则以8.9%市占率位列第五。 当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2.6%,达3.227亿部。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万科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辞职

房地产开发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周一公告,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提交辞职报告,董事会选举深圳地铁总经理黄力平为新任董事长。 据财新报道,辛杰辞职前已失联多时,最后一次更新朋友圈为9月14日。9月下旬起即有消息指他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辛杰同时兼任深圳地铁董事长与党委书记,官方尚未公布是否同时卸任该职。 辛杰现年59岁,长期服务于深圳国资体系,2017年起接掌深圳地铁。任内推动“轨道+物业”模式,并于2017年主导深圳地铁以约664亿元入股万科,成为第一大股东。惟随房地产市场低迷,深圳地铁自2020年起业绩转弱,2024年更出现335亿元巨额亏损。 2025年初,辛杰兼任万科董事长,主导公司债务重整。过去八个月,深圳地铁在深圳市政府主导下已十度出手注资万科,累计提供近260亿元股东借款,用于偿还债务及维持流动性。 这是万科九个月内第二次更换董事长。接近万科人士表示,新任董事长黄力平熟悉公司运作,预料此番人事变动不会影响万科改革与化险进程。 消息公布后,万科港股周一下跌3.26%,收报5.04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EHang makes eVTOLs

亿航智能推长程航空器 能否成突破股价的利刃?

这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制造商推出第二款主力机型,满载航程不小于200公里,与其原有短途机型形成互补 重点: 亿航智能推出第二款主力机型VT35,其200公里满载航程,对原始机型EH216-S的30公里航程形成互补 公司获得合肥市政府鼎力支持,承诺提供5亿元资金扶持 阳歌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制造商亿航智能(EH.US)近期似乎陷入横行状态,自两年前旗舰产品获中国民航局颁发适航证后,公司的股价始终在较宽的区间内波动。 似为提振股价,公司近期开始力推其新一代主力产品,满载航程不小于200公里的长航程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以匹配原有约30公里航程的短途机型EH216-S。今年8月,亿航智能宣布重大计划,将在安徽合肥建立新型号VT35的生产基地。 本周一,公司在合肥正式发布VT35,试图以此吸引投资者瞩目。值得注意的是,活动被描述为“亮相仪式”,暗示现场无人实际目睹VT35飞行。新闻稿中配发的若干飞行照片,明显摄于华南风景秀丽的广西地区,表明该机型虽已进行有限试飞,但或未达到能在重要发布会上公开展示的成熟度。 合肥市政府高层官员、本土汽车制造商江汽集团股份公司,以及中国民航局低空领域官员出席仪式。三方均具重要意义,合肥市政府近期已成亿航智能重要支持者,江汽集团将担任VT35主力生产商,而监管机构的出席,则呼应了中国多次表态欲发展低空经济,尽管相关规划尚未取得实质进展。 消息令投资者略受鼓舞,公告发布当日,亿航智能美股股价攀升4.8%。但涨幅及相近规模的单日下跌,在两年前亿航智能取得全球首批主流航空监管机构认证后,已渐成常态。 这似乎表明,该股颇受单日交易者注意,但未赢得长线投资者青睐。其最新收盘价18.04美元,基本处于10至26美元波动区间的中位。过去两年多数时间,其美国存托凭证(ADS)在此区间波动。 8月,亿航智能大幅下调2025年营收指引反而雪上加霜,将预期从9,000万元砍至5,000万元(约合700万美元)。公司解释语焉不详,仅表示正“调整交付节奏,以优化商业运营流程、有效管控风险,确保示范飞行高质量并具扩展性”。 城际交通 这一切表明,研发商用电动无人小型飞机,这类尖端产品道阻且长,易受热炒却频遇挫折。此类状况虽在预料之中,但亿航智能等企业仍需持续发布新进展,以维系投资者热情。 最新消息似乎正基于此考量。发布会宣布VT35的长航程特性适用于跨城市、跨海域、跨山区,并披露诸多技术细节,该型号初始定价650万元(约合100万美元)。今年3月,中国民航局受理其型号合格证申请,正式启动适航审定流程。 亿航智能尚未透露这款两座机型何时能取证。此里程碑事件至少还需数年,不过其首款机型的审定经验或能一定程度加速进程。 不出所料,亿航智能称已获合肥市政府平台公司订单。自今年2月宣布联合本土汽车龙头江汽集团及合肥国先控股,在当地共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生产基地后,合肥已成为亿航智能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8月,亿航智能宣布该基地将专注长航程新机型生产,总投资额10亿元。更重要的是,合肥市政府将额外提供5亿元“支持”, 包括无人驾驶航空器订单、投资或其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形式。 上述举措伴随亿航智能业务逐步起势,尽管增速仍低于长线投资者预期。第二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4%至1.47亿元,共交付68架EH216机型。但企业客户仅占13席,表明仍高度依赖政府支持。这未必是劣势,亿航智能指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应急管理、智慧城市、消防救援、物流测绘等政府主导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增多。 公司毛利率也维持在62%的健康水平,剔除员工股权激励费用后甚至实现盈利。截至6月底,手握11.3亿元现金储备,资金状况相对充裕,这在过去并非总是如此。 估值方面,亿航智能当前市净率(P/B)为9.8倍,介于Joby Aviation(JOBY.US)17倍与Archer Aviation(ACHR.US)3.91倍之间,后两者尚未实现营收且正争取适航认证。凭借中国适航证,亿航智能似居全球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企业前列。不过,营收预期大幅下调表明,纵使长航程VT35等研发持续稳步推进,公司前路仍不平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广和通招股集资最高29亿港元

无线通信模组制造商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0638.HK, 300638.SZ)周二在港公开招股,发售1.35亿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招股价介乎19.88港元至21.5港元,一手200股,入场费4,343.37港元,最高集资29亿港元。公司于本周五截止认购,10月22日挂牌。 2023年及2024年的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利润,分别为3.77亿元及4.2亿元。今年截至4月底,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利润1.6亿元,按年增14.6%;公司表示,主要是模组产品及解决方案销量增加。 集资所得约55.0%将作研发用途,包括与AI及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产品开发,约15.0%将用于在中国深圳建设制造设施,约10%用于偿还银行借款,10%用于战略投资,余下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