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药业与君实生物的新冠口服药获批在中国销售,但市场反应平淡

重点:

  • 先诺欣和民得维获准附条件上市后,先声药业股价未有大涨,君实生物更连续两日下挫
  • 中国本轮疫情已近尾声,新冠药物的市场需求可能不如预期

莫莉

中国农历新年假期结束,新冠赛道随即迎来利好消息。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2096.HK)与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1877.HK; 688180.SH)旗下的两款新冠口服药,于上周日同时获附条件批准在中国上市,这两款药物均为口服小分子药物,用于治疗轻中度新冠感染者。

在此之前,美国药企辉瑞(PFE.US)的Paxlovid、默沙东(MRK.US)的Molnupiravir以及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已登陆中国,加上最新获批的两款药物,令新冠口服药赛道更加拥挤。可惜,资本市场对新冠概念股的热情似乎消退不少,新药获批的消息公布后,先声药业连续仅两日微涨1.3%;君实生物股价更为惨淡,于该两个交易日分别下挫5.5%和3.7%,但这当然也与公司预告去年净亏损扩大有所关联。

中国去年12月初宣布大幅放宽新冠防疫措施后,各地感染人数一度激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最近的报告称,疫情在春节假期未出现明显反弹,也未发现新的变异株,反映本轮疫情已近尾声。截至1月26日,中国现有住院病例21.6万人,当中重症患者占2.6万人。换言之,新冠药物的市场空间或许不如预期。

新冠感染高峰已过,姗姗来迟的两款新冠口服药还能否把握市场机会?先声药业似乎动作较快,获批上市次日,北京市医保局公示,先声药业口服药先诺欣的价格为每盒750元,含税出厂价格为705元至720元。该公司称,先诺欣获批上市后将立即投产,通过实体和在线医院等管道满足患者。君实生物则表示,新冠口服药民得维(VV116)会立即投产及尽快发货,但暂未公布定价。

聚焦不同靶点

先诺欣与民得维的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但均为全球研发的热门生物靶点。先诺欣针对的是靶点3CL蛋白酶,这一蛋白酶在新冠病毒复制过程不可或缺。先诺欣的作用原理与辉瑞的Paxlovid类似,也是由两种药物组合而成,其中先诺特韦是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所必须的3CL蛋白酶,利托那韦是用于减缓先诺特韦在体内的代谢或分解,提高抗病毒效果。先诺欣组合包装中的利托那韦将由歌礼制药(1672.HK)提供,另一药物成分先诺特韦则由先声药业自主生产。

先声药业表示,在第二和第三期临床试验随机入组了1,208名有症状的轻中度新冠病毒成年患者,与安慰剂组相比,服用先诺欣的实验组在首次用药至症状完全消除时间可缩短约1.5天,这些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头痛、腹泻、肌肉或全身疼痛”等11类新冠常见症状,在接受完整的5天疗程治疗后,先诺欣组病毒载量下降约96%,核酸转阴时间缩短约2.2天。不过,先诺欣获批的关键性临床试验的详细数据,尚未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民得维针对的靶点则是RdRp,这是新冠病毒这类RNA病毒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关键酶,而默沙东的Molnupiravir、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都是针对这一靶点。民得维是一款RdRp聚合酶抑制剂,研发灵感源于新冠药物瑞德西韦。瑞德西韦已在美国获批用于新冠重症治疗,但需要通过静脉注射,民得维经过改造后可以口服,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学术界公认、相对安全有效的广谱冠状病毒阻断剂。

去年12月,全球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在线发表了君实生物民得维“头对头辉瑞Paxlovid”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伴有高风险因素的轻中症新冠患者服用民得维后,临床恢复的时间“非劣于”Paxlovid。

根据君实生物最新公告,在三期临床试验中,共有1,277名轻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入组,相较于安慰剂,首次服用民得维至持续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缩短两天,但该试验的详细数据也暂未发表在学术期刊。

盈利空间有限

去年底,中国出现新冠感染及重症高峰时,新冠口服药极度稀缺。Paxlovid在中国的售价为每盒1,890元人民币,但一药难求下,黑市价竟炒至5万元。在今年1月的医保谈判中,Paxlovid宣告落选,国产药阿兹夫定则纳入医保目录,价格为每片11.58元(3mg),比获批上市初期的价格下降35%,每个疗程大约350元。

先诺欣每疗程出厂价约为720元,售价高于阿兹夫定,但低于Paxlovid和Molnupiravir。如果仅计算占售价逾五成的原料药成本,以及5.02亿元直接研发费用,该药物至少需要卖出170万个疗程,才能收回研发成本。

更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感染高峰过去,仍有大量新冠口服药候选产品冲刺上市。众生药业(002317.SZ)子公司众生睿创、科兴制药(688136.SH)和日本盐野义制药的同类产品,也在争取于短期内获批。可以想象,更多“玩家”入局令供应增加,将进一步压缩其盈利空间。

从估值来看,先声药业的市销率为4.3倍,低于创新药龙头君实生物的市销率11.8倍,而同样投入新冠口服药研发的众生药业与科兴制药,市销率分别为7.5倍和3.3倍,显示投资者并未因为产品进度较佳而给予先声药业溢价,相反对规模较大的创新药企君实生物较具信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Mao Geping eyes listing in Hong Kong, but family-business may not be the cup tea of the market

毛戈平转闯港交所 市场忧家族色彩浓

毛戈平化妆品寻求A股上市多年未果,今年1月正式转向香港上市。公司近年销售增长快速,但过份依赖创始人名气可能是该公司最大的投资风险。 重点: 毛戈平超过九成营收来自彩妆和护肤产品,去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8%和88.6% 公司是典型的家族管理企业,6名执行董事中有5名是家族成员,包括毛戈平夫妇。       罗小芹 毛戈平因为《武则天》知名艺人刘晓庆化妆而在行内崭露头角,2000年创立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毛戈平),于2016年12月以「A股国内彩妆第一股」声势申请上市,可惜事与愿违,多次提交招股书均无功而还,公司本月8日转移在港申请上市。 毛戈平的A股上市之路兜兜转转,与其业务表现关系不大,相反,近年公司化妆品销售有不错增长。它未能获批,很大可能与监管机构顾虑公司收入过份依赖毛戈平的IP(知识产权)有关。 公司在招股书亦预警相关风险称,核心产品以创始人命名,一旦毛个人存在不当行为,可能影响公司品牌形象,从而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又或如创始人未来减持、转让其持有股份或不再参与经营管理工作,均可能会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若论基本面,毛戈平近年在高端化妆品市场有不错的表现。根据招股书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2年零售额计算,Mao Geping品牌在中国头十五大高端美妆市场排名十三,也是唯一的国货美妆品牌,而排名较前的国际知名品牌包括法国L'Oréal、美国Estée Lauder和Nars等。 随着国人审美和悦己意识增强,加上疫后消费品销售回暖,去年化妆品销售录得稳步增长。根据《202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行业发展与消费洞察》市调报告,去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169亿元,同比增长6.4%,而同期毛戈平营收与净利润的增幅均跑赢整体化妆品市场。 去年盈收急升 在2021至2023年间,毛戈平营收分别为15.8亿元、18.3亿元和28.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1亿元、3.52亿元和6.64亿元,特别是去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58%和88.6%。 过去三年,毛戈平的毛利率分别为83.4%、83.8%和84.8%,净利润率分别为21%、19.2%和23%。从成本结构看,营销费用占了大头,甚至达到同期销售成本的3倍以上,因疫情关系,2022年净利润率表现一般,幸好去年公司销售成本同比虽增幅48%,低于营收和净利润的增幅,令净利润得以反弹,并超越2021年水平。 毛戈平目前拥有《Mao Geping》和《至爱终生》两大品牌,其中《Mao Geping》为绝对核心品牌,该品牌在2021至2023年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高达96.6%、98.4%和99%,正如前述,这是投资公司最大的风险所在。 从销售管道分析,去年线下直销占总销售的51.7%,在线直销占33.5%。与再对上一年比较,线下与在线的销售增长都有提速,只是在线直销增速更快。在线管道能够快速定位目标消费群体,但通过线下终端体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所以线下销售通常是化妆品公司重要的销售管道。 回顾过去三年,公司的经营现金流与营收同步增长,去年度经营现金流净额约7亿元,较2022年的3.9亿元同比增长八成,至去年底现金等价物由2022年的8.88亿元增长至11.37亿元。然而,公司在港上市的招股书补充截至今年2月29日底止的资料,今年前两个月公司现金等价物却少了4.95亿元,令流动资产净值由去年底的11.7亿元大减43%至今年2月底的6.65亿元,公司未有披露原因,但相信与投资活动有关。 董事局属毛家天下 还有一点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毛戈平是一家典型的家族管理企业,创始人毛戈平及其配偶汪立群为实际控制人,持有公司57.26%股权,毛戈平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汪立群为副董事长,连同毛戈平的姐姐毛霓萍、毛慧萍和汪立群的弟弟汪立华,合计控制公司约82%股权。 此外,公司的6名执行董事中,5人分别为毛戈平夫妇及3名家族成员,只有宋虹佺是唯一以重要高层加入董事局,宋早于2002年加入,现为总裁兼Mao Gepin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去年宋年薪为475万元,年薪仅次创始人毛戈平的593.8万元。 毛戈平的董事会架构可能是它过往成功的基石,也是一位专注品牌价值的创始人,以及执行力出众的管理层共同努力的成果、但家族成员的管治模式最易受人诟病,因为很难排除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权左右公司发展的重大决定,有可能造成损害公司及股东们利益的风险,这是认购该公司新股的投资者需要特别留意。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i Ning has expanded over the years to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sportswear chains in China, behind Anta. 

快讯:李宁电子商务销售大幅增长

最新:中国本土运动品牌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周一公布今年一季度营运数据,撇除李宁Young副线,期内所有平台的零售金额,录得同比低单位数增长。 利好:该公司的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零售金额录得20%至30%低段增长,而该业务的同店销售额,也录得20%至30%低段增长。 值得关注:就渠道而言,该公司的线下渠道销售额录得低单位数下降,其中零售渠道虽录得中单位数增长,但批发渠道录得中单位数下降。 深度:李宁公司由中国传奇体操选手李宁于1990年一手创立,并于2004年在港交所上市,经过多年扩张及对外并购,曾经拓展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体育用品连锁集团,但其地位于2012年开始被同业安踏(2020.HK)超越。去年底,该公司突然宣布以22.1亿港元收购一幢位于香港北角的22层高商厦,由于香港楼市下挫,此举引起市场质疑,连累股价一度大挫。 市场反应:李宁的股价周二上涨,中午收盘升5%至18.38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osun Tourism trades at all time low

旅游虽复苏 复星旅文独憔悴

复星旅文一季度录得小幅增长,总体前景因母公司的债务问题而蒙上阴影 重点 复星旅文表示,一季度旗下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和Club Med连锁酒店营业额分别增长4.5%和15.2% 今年早些时候,有报道称该公司的两项主要资产可能会被出售,以便为负债累累的母公司筹集资金,公司的股价目前接近历史低点      阳歌 作为中国领先的旅游公司之一、Club Med连锁度假村的所有者,复星旅游文化集团(1992.HK)眼下的日子不太好过。 最新季报显示,公司仍受困于新冠疫情后遗症,中国业务表现明显逊于市场。以Club Med连锁品牌为主的全球业务表现稍好一些,但也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与此同时,公司股价今年已下跌40%以上,目前处于历史低点,与今年大多强劲上涨的中国同行形成鲜明对比。 复星国际(0656.HK)在2015年出资约10亿美元收购Club Med,虽然最新的季度运营数据并不是太令人兴奋,但这很难解释复星旅文最近在投资界失宠的原因。 低迷背后的最大因素可能是3月份有报道称,复星国际正在考虑出售Club Med以及复星旅文的另一项主要资产——三亚亚特兰蒂斯大型度假酒店的部分股权,以筹集资金,偿还巨额债务。因此,现在持有复星旅文股票的人,其实并不知道到明年这个时候,公司是否仍拥有这两大资产。 与此同时,在知道即将发生重大变化后,复星旅文的员工可能很难继续专注于自己的业务。 言归正传,我们再回到复星旅文一季度的最新情况,报告提供了首批衡量中国旅游业在后疫情时代表现的真实指标之一。在中国,今年第一季度意义重大,因这数据可和上年疫情结束后的同期作比较。 这意味着,未来大多数中国旅游相关公司,基本上不会再受新冠疫情期间的波动影响,从而更清楚地看见,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这个行业究竟表现如何。 之前公布的全国数据显示,尽管经济放缓,但旅游业在2月漫长的春节假期间表现相当好。政府数据显示,那一周国内旅游人数增长34.3%,达到4.74亿人次,而国内游客出游花费更是增长47.3%,达到6,327亿元。 但复星旅文的数据却远没这么乐观。季报显示,公司旗下的三亚亚特兰蒂斯大型度假酒店,一季度的营业额仅增长4.5%至5.76亿元。亚特兰蒂斯访客增长速度略快,为7.5%,达到210万人次。但一个略微有点不祥的征兆是,平均每日房价实际上下降了2.8%,至2,500元。 在这里,我们应该指出,该度假酒店上年同期的数据可能是被人为地推高了,因为中国在2022年底结束疫情管控,“报复性旅游”在2023年1月和2月达到巅峰,很多人在这几个月期间,开启了自己三年来的第一个重要假期。 死猫式反弹 复星旅文的股价受到季报提振,周二早盘上涨逾5%。但涨势有点像是“死猫式反弹“,因为该股此前处于历史低点,而且很有可能在本周晚些时候恢复下跌趋势。 即使经过了小幅上涨,该股的估值仍远远落后于同行。它的预期市盈率仅为10倍,而中国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TCOM.US;9961.HK),其预期市盈率为20倍。这两家公司的业务结构类似,都是既有国内业务,也有国际业务。虽然今年复星旅文的股价大幅下跌,但同期携程的股价却上涨了约40%。 虽然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实现了个位数的增长,但Club Med的业绩略好一些,这个全球连锁度假酒店,占复星游文业务的80%以上。该酒店一季度的营业额增长15.2%,达到60.8亿元,平均客房入住率上升1.4个百分点,至76.9%。平均每日床位价格上涨8.8%,至2,190元。 在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复星旅文现在的表现,至少在营业额上,要好于疫情前。公司最新公布的一季度业务总营业额为71.6亿元,较2019年一季度报告的48亿元增长近50%。这一大幅增长,很可能反映出复星旅文和许多同行一样,在疫情期间继续升级现有物业并建造新物业,以期业务最终恢复正常。 虽然一季度的数据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复星旅文上个月发布的2023年全年业绩也没有好到哪里。年报显示,去年它的收入增长25%,达到172亿元。其中,三亚亚特兰蒂斯的收入增长更为强劲,从2022年的8.97亿元增长到17.6亿元,近乎翻倍。Club Med的收入增长要慢一些,升22%至146亿元,反映其业务主要在中国境外,因此在2022年就已经开始反弹了。 尽管如此,公司去年的整体收入增长仍远远落后于携程的122%,后者同期收入达到445亿元。…
Fosun International: the slim-down must go on till debts paid off

复星一减再减 瘦身还债停不了

经历2022年的流动性危机,复星国际持续“减重瘦身”,最新举措是出售跨国保险公司Ageas股权 重点: 截至去年底,复星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为50.4%,较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 过去两年复星出售资产回笼现金573亿元      李世达 “我们以前在全世界‘探矿’‘开矿’,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好矿’给我们挖,并且在这些领域是有优势的。”复星国际有限公司(0656.HK)董事长郭广昌,今年3月底在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如此说。 不再“找矿”,而要“挖深矿”、“挖好矿”是这家广受瞩目的中国民营集团自2022年以来的核心策略,换句话说,就是要减轻资产、甩掉负债,聚焦具有优势的核心领域。而出售跨国保险公司Ageas最多8.19%股权,就是复星国际减重的最新举措。 复星国际近日公告,向法国巴黎银行(BNP)旗下的法巴人寿(BNP Cardif)出售欧洲保险公司Ageas最多1,540.1万股或8.19%股权,总作价介乎6.26亿至6.7亿欧元(约48.5亿至51.6亿元),所得款项将用于一般资金用途。 复星国际表示,是次出售目标是精简投资组合,聚焦公司核心业务,预计交易将带来税前利润6,000万至6,500万欧元,而复星仍将持有Ageas的195.2万股,持股比例跌至约1.03%。 这是复星国际继1月出售葡萄牙商业银行5.6%股权后,今年第二次出售金融资产。 两年套现573亿 今年1月,复星国际以2.35亿欧元出售葡萄牙商业银行(Millennium bcp)的5.6%股份,仍保留20%以上的股份。随后至今年3月中旬,有消息称复星国际愿意进一步出售剩余的20%股份,约值8.4亿欧元,目前未有进一步消息。 自2022年遭穆迪列入下调观察名单后,复星集团一改“买买买”策略,提出多项“瘦身”计划,持续变卖子公司股权及资产,包括南钢股份、建龙股份、泛亚航运、Ameritrust Group等。2023年全年回笼现金273亿元,加上2022年的300亿元,复星这两年已收回573亿元现金。 尽管出售资产的行动持续,复星确实在减债瘦身的道路上取得成果。 截至2023年末,集团合并报表层面的有息债务为2,119.2亿元,较2022年末降低150亿元,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为50.4%,较2022年12月31日下降2.9个百分点。在去年半年报中,复星便已宣布未来12个月已无大额美元债偿付压力。2023年中,标普将复星国际评级展望上调为“稳定”。 不过,虽然集团的中长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例,由2022年底的53.2%提升到55%。不超过12个月的短期债务也从2022年底的1,062.8亿元减少至953.7亿元,但仍高于集团持有现金924.6亿元。 核心业务渐趋稳定 因此割肉还债还要继续,而郭董从不吝惜出售优质资产。 路透社上月报道,复星国际正考虑出售复星旅文(1992.HK)旗下三亚亚特兰蒂斯大型度假酒店的部分或全部资产,以及核心资产Club Med部分股份。要知道,这两大核心业务去年都创下历史新高,可说是集团重要的“摇钱树”。而复星对此消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但至今尚未有进一步消息。 翻开复星国际2023年年报,去年集团总收入达1,982亿元,同比增长8.6%,股东应占溢利13.8亿元,2022年亏损8.3亿元。旗下四大核心子公司豫园股份、复星医药、复星旅文和复星葡萄牙保险等均收入稳健,对复星营收贡献率占比达72%,核心产业的业务能力显著提升。 花旗本月发布的报告指出,集团资产组合获利能力改善,也带动资产管理部分亏损收窄。 花旗认为大部分负面因素已在股价中反映,将其目标价由7.1元下调至6.3元,维持买入评级。 最重要是活下去 除了频繁出售资产,复星也持续进行战略布局,尤其是在医药与文旅领域。 去年7月,复星医药(2196.HK)与深圳坪山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在坪山建设“复星医药大湾区总部”,打造复星医药“全球第二总部”。 今年3月,复星医药与深圳市引导基金等其他七方投资人,拟共同出资设立5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复星医药旗下复健资本通过深圳市公开遴选中标,独家管理该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