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私营财富管理公司之一,诺亚控股公布一季度取得创纪录业绩,但预计2021年全年利润增长较为平缓

重点:

  • 资产管理公司诺亚控股弃主流客户,转而专注于利润率较高的富裕客户
  • 这个战略可以使其在未来几年内持续更强劲的增长,因为它是中国近期P2P整顿风暴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阳歌

忘掉平凡的普通人吧,把注意力放在富人身上。

这是诺亚控股(Noah Holdings Ltd.,纽交所:NOAH)——中国最早的私营财富管理公司之一——最新财报传递的信息。该公司因为旗下一款投资产品丑闻缠身而陷入亏损,经过了艰难的一年,报告显示,它正从困境中强势复苏。

这份报告似乎并没有让投资者十分高兴,尽管诺亚所公布的当季收入和利润都创下了纪录。结果出来后,其股票在纽约的盘后交易中成功反弹了4.3%,然而在周一的正常交易时段却下跌了2.1%,表明市场做好了迎接坏消息的准备。

最新的数据反映了公司对富裕客户而非普通投资者的的持续关注,尽管诺亚在其公告的任何评论部分都没有强调这一因素。

该公司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64%,达到12.2亿元(1.9亿美元),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这块蛋糕的主要两块是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这两者朝着明显不同的方向发展。

迄今为止,诺亚在财富管理上的收入在这两块业务中更为突出,第一季度增长71%,达到9.46亿元——占总营收的四分之三以上。资产管理收入也大幅增长了63%,达到2.7亿元。

在服务的城市和资产数量方面,财富管理业务也实现了增长,尽管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呈相反态势。截至3月底,诺亚在82个城市设有财富管理业务的办事机构,比一年前的78个有所上升。这些办事处的财富管理专员人数也同比增长3.1%,达到1246人。

相比之下,资产管理部分截至3月底管理着1540亿元的资产,同比下降了4.7%。

从利润率来看,进一步强化了两项业务大相径庭的看法。第一季度诺亚财富管理业务的营运利润率从一年前的30.1%显著增加到44.2%。其资产管理业务的营运利润率则向相反方向发展,从一年前的56.5%下降到42.4%。

在2020年资产管理业务出现重大丑闻,使该公司损失惨重之后,诺亚将重点转向财富管理,这并不太令人吃惊。那起丑闻并不涉及诺亚的任何直接不当行为,而是来自它向资产管理客户提供了一款有问题的投资产品。

诺亚最后花钱了事,这带来了18亿元的一次性巨额和解费用,使该公司去年陷入亏损。

重新盈利

随着丑闻的过去,诺亚在今年第一季度重新恢复了盈利。 它的利润与营收的大幅增长基本一致。最新季度利润增长87%,达到4.54亿元。它将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归功于“基于业绩的”收入,这很可能与股市的繁荣相关。

这个表现强劲的季度有可能并非常态,因为该公司罕见地发布了全年利润预测,它预计,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2021年全年的净收入在12亿元至13亿元之间。取这个幅度的中点,可以看到相对于它在2020年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利润,增长幅度则小得多,仅为10%。

了解了这些背景之后,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以及它在过去10年时间里的发展情况及其未来的方向。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诺亚控股是该领域的老牌公司之一,成立于2005年,2010年在纽约上市。

中国的资产管理业务在2013年和2014年左右经历了一次巨大的爆炸式增长,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P2P贷款业务同时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在P2P热潮中,涌现出新一代的金融科技企业,它们扮演中间人的身份,主要从散户投资者那里获得资金。然后,它们将这些资金投资于比传统银行存款回报更高的大型项目。

问题是,这些打着资产管理公司旗号的P2P运营商,往往在风险管理方面经验匮乏,而将资金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其中许多产品几乎注定会血本无归。一些经营者做的差不多就是利用新筹集的资金向老投资者支付高额回报的金字塔骗局。

大约在三年前,随着监管机构加强整顿,大多数尚未失败的P2P企业遭到关闭,这个行业随之崩溃。所以,诺亚控股能挺过来就不简单,因为它的许多竞争对手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

综上所述,该公司虽然在过去的一个季度表现强劲,但它的财务状况在过去几年里看起来无甚亮眼之处。过去三年里,它的年收入情况表现平平,尽管股市在同期相当不错,而且其他金融服务提供商的表现要好得多。

根据其2019年的业绩,该公司股票目前的市盈率为20倍,去年由于丑闻的缘故,这个数字为负值。根据它今年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利润预期,市盈率将降至14倍。这低于全球金融巨头贝莱德(BlackRock)20倍的市盈率,但与美国金融巨头道富银行(State Street)的市盈率基本持平,这两个数字都是基于它们在2020年的业绩。

最终,诺亚可能会获得某种溢价,这不仅因为它处在高增长的中国市场,也是因为它设法在P2P行业的治理整顿中幸存下来。对更为富裕客户的关注也可能使其在未来几年实现强劲增长,因为他们往往会带来更大盈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阿里携手蚂蚁斥72亿港元 购铜锣湾壹号13层楼面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及旗下的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72亿港元收购香港铜锣湾壹号中心13层楼面,涉及面积30万方呎。公司在周五的公告中表示,交易创下香港自2021年以来,最大宗商厦成交金额纪录。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表示,此次从文华东方国际集团购入的甲级商厦,将用作两家企业的香港总部。据媒体报道,壹号中心共有24层楼面,此次收购属大厦的高层。 阿里巴巴港股周一上涨近5%,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接近倍翻。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滴普科技招股集资最多7.1亿港元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 Technology Co. Ltd.(1384.HK)周一起在港交所主板招股,计划发行2,663.2万股,每股招股价26.66港元,集资最多7.1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买卖。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未来5年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商业化能力;海外业务扩张;以及用于潜在投资、并购机会,并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滴普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整合企业数据、决策运营及生产制造等,主要向中国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领域的客户销售解决方案。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00亿元增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18.4%,同期亏损收窄至3.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2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inte builds solar farms

大建电场负债沉重 新特能源发ABS减压

这家多晶硅制造商兼绿色发电运营商,计划以两个风电项目,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重点: 新特能源计划以两个风电场作为基础资产,发行30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ABS) 这家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商目前拥有210亿元的抵押资产,大多是中国近年绿色能源建设中的发电厂   阳歌 经历中国占全球太阳能及风电装机量半壁江山的狂潮后,政府似开始要分散这些项目带来的财务负担。换言之,投入这场建设热潮的数百亿美元资金,或将通过国有投资者与企业组成的庞大体系进行分摊。 这种将巨额支出分摊给广泛投资者的模式,恰恰是中国独具优势的领域,因其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仍属国有,常作为政策工具参与此类投资。不过,这也使最终接盘的相关主体面临风险,此类资产的建设动机,往往兼顾政府政策与商业可行性。 这一分摊新能源建设财务负担的最新信号,来自正经历转型的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99.HK),公司近年从光伏材料制造商,蜕变为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与运营商。转型在业内并非罕见,因众多光伏设备企业转向电站建设运营以撬动产品需求。但新特能源案例尤为典型,其光伏材料业务收入占比已从三年前的70%,骤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 据上周四港交所公告披露,转型使新特能源背负与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相关的递增债务,公司现拟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 Securities,简称ABS)实现部分减负。 此类证券使企业得以将资产证券化,并通过二级市场转让给投资者。需警惕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便肇始于美国按揭机构以可疑住房贷款为底层资产发行ABS,随后全球投资者接手这些产品,最终因大规模贷款违约导致巨额损失。 公告显示,新特能源计划从其众多太阳能及风电场项目中,选取两项启动ABS计划。相关证券将在上交所挂牌,供所有证券市场投资者认购。尽管普通散户与私营机构可能参与,但实际买方主力,或将为助力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国有机构。 在这一案例中,目标包括大规模建设,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的碳减排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要求中国在2035年前,將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并确保未来十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30%以上。 序幕初启? 新特能源的计划,属首例通过ABS等金融工具吸引多元投资者,以支持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的方案。在持续至今的扩张后,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吉瓦,相当于全球该清洁能源装机总量的半壁江山。 根据首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新特能源将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ABS,以两座现役绿电站为底层资产。规模较大的新园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是200兆瓦高压输电风电场,估值达13.7亿元;规模较小的荣晟项目位于辽宁,装机100兆瓦,估值约5.32亿元。 新特能源称其现存额度下,最终或可发行30亿元ABS,并可在额度内发行多期产品。最新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存在价值216亿元的抵押资产承诺,部分虽涉制造业务,但多数是其建设运营中的太阳能及风电场。 三年前,新特能源主业尚为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的生产。然而,去年中国产能严重过剩,致多晶硅价格大跌,多数生产商陷入亏损,相关营收骤降。今年上半年新特能源该业务的收入同比暴跌83%,从上年同期的58.7亿元锐减至9.79亿元。 同期,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运营收入同比微增5%至46.5亿元,占上半年总收入73亿元的64%,反观2022年,该业务占比仅四分之一。 市场对此次ABS计划反应平淡,公告次日的上周五,新特能源股价下挫7.1%。投资者或担忧此举暴露债务压力,亦恐公司将融资所得继续投入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 当前,公司股价对应市净率(P/B)仅0.36倍,市销率(P/S)0.70倍。但低估值在当前多晶硅行业较普遍,全行业深陷亏损。新特能源上半年虽录得2.56亿元净亏损,但较上年同期8.87亿亏损已大幅收窄。 长远来看,ABS计划对新特能源等太阳能及风电场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可缓解债务压力。但此纾困或属短期效应,因相关企业已成为政府实施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计划的重要载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的八马茶业 招股最高集资4.5亿港元

茶叶生产商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6980.HK)周一公开招股,发售90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45至50港元,最高集资4.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5,050.43港元。公司于本周四截止认购,下周二在港挂牌。 按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计,八马茶业位居全中国第一。按去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共有3,58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93%。 今年首6个月,公司中期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跌4.2%,盈利亦跌近18%至1.2亿元。公司解释是线下渠道销售减少影响收入,以及行政费用的增加所致。期内的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3.2%跌至11.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