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癌症药初创企业的投资者包括凯雷集团和淡马锡,该公司的股票在上市一周内下跌了7%

重点

  • 四轮融资加上IPO,为和誉生物带来将近5亿美元的资金
  • 公司将其很大一部分资金押在一款阿斯利康治疗多发性实体瘤的药物在中国拿到批文

蓝少虎

对于制药初创企业来说,强大的高管阵容和大牌投资方,通常与公司尚在开发中但尚未带来盈利的产品同等重要。

新上市癌症药物开发商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Abbisko Therapeutics Co. Ltd.,2256.HK)的情况正是如此,它的顶尖投资机构囊括了全球投资巨头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和新加坡淡马锡(Temasek)主权财富基金。该公司上周在香港上市时筹集了2.26亿美元,这一高额数字可能反映出了市场对其高层管理团队丰富经验的信心,尽管它的待售产品不多。

然而,该股在第一个交易日小幅下跌,此后一直持续下行,反映出它未来面临的挑战。

这家位于上海的公司成立于2016年,有五个临床阶段的小分子肿瘤疗法和免疫肿瘤疗法正在开发中。与许多其他中国生物医药初创公司的情况类似,该公司的药物都尚未拿到使用批文,因此它没有产生任何收入,更不用说利润了。

但这并没有让投资者气馁,他们看到了该公司在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的潜力,根据该公司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第三方数据,全球肿瘤药物市场预计将以10.5%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20年的1503亿美元增长到2035年的6704亿美元。

在上周上市之前,和誉生物主要依靠四轮融资的资金,包括最近在1月份从凯雷以及华平投资(Warburg Pincus)和奥博资本(OrbiMed)等大牌投资机构筹得的1.23亿美元。根据创业公司数据库Crunchbase的数据,这使得它上市前筹资总额达到了2.63亿美元。

该公司的股价在其初始交易日从12.46港元的上市价格下跌了13%,然后在上周五反弹并小幅收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该公司的股价持续小幅下跌,目前比上市价格低约7%。

该公司目前的市值为81.5亿港元(10.4亿美元),严格来说是一个“独角兽”,但在同行中属于小独角兽。相比之下,竞争对手百济神州有限公司(BeiGene Ltd.,BGNE.US; 6160.HK)的市值为348亿美元,而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Hutchmed (China) Ltd.,HCM.US】的估值为56亿美元。

和誉生物目前的内部临床团队只有20名科学家和医生,尽管它已经设定了一个目标,到2023年将这一数字提高10倍,达到200人。它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的高层领导团队,其中包括一批具有全球制药巨头强大背景的高管,他们都有指导管线候选药物上市的经验。

全明星创始人团队

可以说,它的三名联合创始人对大量的药品发现项目都做出过贡献,其中至少有8个项目最终实现了商业化。

联合创始人兼公司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加入和誉医药之前,曾担任诺华制药中国(Novartis China)的执行董事兼化学部门主管,在印第安纳州的礼来公司(Eli Lilly)担任化学总监。他还曾担任翰森药业(Hansoh Pharmaceutical Co.,3692.HK)的总经理,他建起研发团队,并指导了10多个创新项目,从发现到临床开发,横跨肿瘤学和病毒学。

生物学高级副总裁陈椎博士也拥有丰富的国际经验,曾在强生制药中国研发中心(Johnson & Johnson China,JNJ.US)担任肝癌发现和转化研究负责人,后来又担任肺癌发现负责人。他还是诺华中国表观遗传学领域新药研发的研究员和肿瘤转化研究的负责人,以及美国雅培公司(Abbott Laboratories,ABT.US)的高级科学家。

值得注意的是,陈椎曾经参与另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癌症药物Venetoclax的研究。去年,该药物(以Venclexta命名推广)在艾伯维(AbbVie Inc. ,ABBV.US)的全球销售额跃升近70%,达到13亿美元,这是该公司所有药物(不包括前一年推出的药物)中增幅最大的。

三人中的最后一位、负责药物化学的高级副总裁喻红平,在参与创立和誉医药之前,也曾经在翰森药业工作。他还曾在诺华担任过高级研究员,在默克制药(Merck,MRK.US)任化学家,从事研究工作。

和誉医药的五种候选药物中,有两种是通过与外国药企达成许可协议获得的,它们要么在其他国家已经获得批准,要么是管线在研药物。这些药物通常很快会在中国拿到批文,开始产生现金流,这在制药行业的初创企业当中,非常常见。

和誉医药的主要候选药物ABSK091就是这种情况,该药物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包括泌尿上皮癌、胃癌、子宫内膜癌和肺癌。该公司于2019年11月从阿斯利康(AstraZeneca)获得了这种分子的许可授权,此前这家总部位于瑞典的公司停止了该疗法的开发,转而专注于其他药物。今年3月,和誉医药在台湾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

和誉医药表示,它计划将IPO募集资金的约33%用于ABSK091的持续研发、批准使用和最终的商业化,从中可以看到这款药对其商业计划的重要性。

该公司目前在中国审批过程中最先进的候选药物是ABSK081,这是一种治疗WHIM综合征的口服药物,这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系统缺陷疾病。该药物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市场的开发权,是在2019年与波士顿的X4制药公司(X4 Pharmaceuticals Inc. ,XFOR.US)达成的独家许可协议获得的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Li Ning has expanded over the years to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sportswear chains in China, behind Anta. 

快讯:李宁电子商务销售大幅增长

最新:中国本土运动品牌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周一公布今年一季度营运数据,撇除李宁Young副线,期内所有平台的零售金额,录得同比低单位数增长。 利好:该公司的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零售金额录得20%至30%低段增长,而该业务的同店销售额,也录得20%至30%低段增长。 值得关注:就渠道而言,该公司的线下渠道销售额录得低单位数下降,其中零售渠道虽录得中单位数增长,但批发渠道录得中单位数下降。 深度:李宁公司由中国传奇体操选手李宁于1990年一手创立,并于2004年在港交所上市,经过多年扩张及对外并购,曾经拓展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体育用品连锁集团,但其地位于2012年开始被同业安踏(2020.HK)超越。去年底,该公司突然宣布以22.1亿港元收购一幢位于香港北角的22层高商厦,由于香港楼市下挫,此举引起市场质疑,连累股价一度大挫。 市场反应:李宁的股价周二上涨,中午收盘升5%至18.38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osun International: the slim-down must go on till debts paid off

复星一减再减 瘦身还债停不了

经历2022年的流动性危机,复星国际持续「减重瘦身」,最新举措是出售跨国保险公司Ageas股权 重点: 截至去年底,复星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为50.4%,较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 过去两年复星出售资产回笼现金573亿元      李世达 「我们以前在全世界『探矿』『开矿』,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好矿』给我们挖,并且在这些领域是有优势的。」复星国际有限公司(0656.HK)董事长郭广昌,今年3月底在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如此说。 不再「找矿」,而要「挖深矿」、「挖好矿」是这家广受瞩目的中国民营集团自2022年以来的核心策略,换句话说,就是要减轻资产、甩掉负债,聚焦具有优势的核心领域。而出售跨国保险公司Ageas最多8.19%股权,就是复星国际减重的最新举措。 复星国际近日公告,向法国巴黎银行(BNP)旗下的法巴人寿(BNP Cardif)出售欧洲保险公司Ageas最多1,540.1万股或8.19%股权,总作价介乎6.26亿至6.7亿欧元(约48.5亿至51.6亿元),所得款项将用于一般资金用途。 复星国际表示,是次出售目标是精简投资组合,聚焦公司核心业务,预计交易将带来税前利润6,000万至6,500万欧元,而复星仍将持有Ageas的195.2万股,持股比例跌至约1.03%。 这是复星国际继1月出售葡萄牙商业银行5.6%股权后,今年第二次出售金融资产。 两年套现573亿 今年1月,复星国际以2.35亿欧元出售葡萄牙商业银行(Millennium bcp)的5.6%股份,仍保留20%以上的股份。随后至今年3月中旬,有消息称复星国际愿意进一步出售剩余的20%股份,约值8.4亿欧元,目前未有进一步消息。 自2022年遭穆迪列入下调观察名单后,复星集团一改「买买买」策略,提出多项「瘦身」计划,持续变卖子公司股权及资产,包括南钢股份、建龙股份、泛亚航运、Ameritrust Group等。2023年全年回笼现金273亿元,加上2022年的300亿元,复星这两年已收回573亿元现金。 尽管出售资产的行动持续,复星确实在减债瘦身的道路上取得成果。 截至2023年末,集团合并报表层面的有息债务为2,119.2亿元,较2022年末降低150亿元,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为50.4%,较2022年12月31日下降2.9个百分点。在去年半年报中,复星便已宣布未来12个月已无大额美元债偿付压力。2023年中,标普将复星国际评级展望上调为「稳定」。 不过,虽然集团的中长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例,由2022年底的53.2%提升到55%。不超过12个月的短期债务也从2022年底的1,062.8亿元减少至953.7亿元,但仍高于集团持有现金924.6亿元。 核心业务渐趋稳定 因此割肉还债还要继续,而郭董从不吝惜出售优质资产。 路透社上月报道,复星国际正考虑出售复星旅文(1992.HK)旗下三亚亚特兰蒂斯大型度假酒店的部分或全部资产,以及核心资产Club Med部分股份。要知道,这两大核心业务去年都创下历史新高,可说是集团重要的「摇钱树」。而复星对此消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但至今尚未有进一步消息。 翻开复星国际2023年年报,去年集团总收入达1,982亿元,同比增长8.6%,股东应占溢利13.8亿元,2022年亏损8.3亿元。旗下四大核心子公司豫园股份、复星医药、复星旅文和复星葡萄牙保险等均收入稳健,对复星营收贡献率占比达72%,核心产业的业务能力显著提升。 花旗本月发布的报告指出,集团资产组合获利能力改善,也带动资产管理部分亏损收窄。 花旗认为大部份负面因素已在股价中反映,将其目标价由7.1元下调至6.3元,维持买入评级。 最重要是活下去 除了频繁出售资产,复星也持续进行战略布局,尤其是在医药与文旅领域。 去年7月,复星医药(2196.HK)与深圳坪山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在坪山建设「复星医药大湾区总部」,打造复星医药「全球第二总部」。 今年3月,复星医药与深圳市引导基金等其他七方投资人,拟共同出资设立5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复星医药旗下复健资本通过深圳市公开遴选中标,独家管理该基金。…
Autostreets passes Hong Kong listing hearing

政策支持二手交易 汽车街争高估值上市

这家中国领先的二手车交易商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首次公开招股 重点: 汽车街计划在香港上市,以中国领先的二手车交易商地位获得高估值,希望集资不低于1亿美元 随着政府推动行业发展,同时消费者变得愈发精打细算,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二手车销量增长将加速 阳歌 中国二手车交易服商汽车街发展有限公司在2月份提交的香港上市申请中,其提供的过去三年运营数据并不令人兴奋。但仔细阅读上周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的申请,会发现面对未来几年的强劲增长,这家公司可能已经掌握了主动权。 成立10年的汽车街有很多优势,并且对自己的估值似乎寄予了厚望。它是中国领先的二手车交易商,上市文件显示,2022年它在中国的二手车交易平台的占比为12.6%。美国二手车权威公司Cox Automotive是其第二大股东,持有11%的股份。 与此同时,公司似能从未来几年中国二手车的预期繁荣中受益,推动这种繁荣出现的有两个因素。一是政府最近对回收利用的支持。另一是中国经济放缓,可能会促使越来越精打细算的消费者购买二手车。 这种繁荣可能会与过去三年中国二手车市场的疲软形成鲜明对比,在2021年至2022年內地实施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令这个市场增长疲软。2023年上半年限制措施最终取消,很多人被感染,二手车市场更加疲软。疫情期间,二手车交易比新车受到的影响更大,因为买家往往无法参加线下拍卖,这是常见的二手车销售渠道。 汽车街上市文件中的第三方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的五年间,中国二手车市场年增长率仅为6.9%,去年二手车销量1,440万辆。但在我们上面提到的因素推动下,预计2023年至2028年,增长率将大幅加速至每年13.7%。 政策方面,国务院3月公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包括对二手车交易的支持。一个月后,商务部也推出类似计划,制定从去年到2028年二手车交易量增长45%的目标。 当中央政府发出此类具体信息时,地方政府通常会跟着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汽车街指出,上海、济南等大城市,以及湖南省都已公布了促进二手车交易的规定。有了政府支持,像汽车街这样的公司似乎做好准备,即将在需求激增时获得大幅增长。 估值是否太乐观 汽车街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希望获得远超国内外同行的估值。它的最佳比较对象是中国的汽车之家(ATHM.US; 2518.HK),后者目前的市盈率(P/E)和市销率(P/S)分别为11倍和3倍。 如果以类似市盈率和市销率计算,按照其2023年的收入和调整后利润,汽车街的估值在1.5亿至2亿美元之间。即使取美国领先的二手车交易商 Carmax (KMX.US)22倍的市销率计算,汽车街的估值也只有3.25亿美元。但权威媒体IFR的报道称,公司的目标是在首次公开募股中筹集约1亿美元,这表明它正在寻求8亿美元或更高的估值。 上市文件中的其他信息显示,汽车街此前曾探讨过在美国上市的可能,具体日期不详。当时它的估值约为10亿美元。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来看看该公司的财务数据,正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所指出,这些数据看起来并不是太令人兴奋。它们大致讲述了相同的故事:新冠疫情对其业务造成了影响,汽车街在2022年经历了急剧的业务放缓,然后在2023年开始反弹。 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6.78亿元下降31%,至2022年的4.68亿元,然后在去年小幅增长5%,达到4.92亿元。汽车街指出,随着疫情后生活恢复正常,增长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强劲加速,2023年下半年汽车交易量同比增长了21%。 公司的所有收入都来自各种汽车交易费用和服务费用,使其能够在承担较低风险的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利润率。在这三年时间里,其毛利率相对稳定,从2021年的62.8%降至2022年的60.9%,后又在2023年反弹至63.5%。 公司基本上是一家B2B服务提供商,主要与专业汽车卖家和买家合作,而非个人消费者。这些大客户对其服务的信心不断增强,这体现在公司从卖出的每辆汽车上获得的收入不断增加,从2021年的1,280元增长到去年的1,636元,增长了27%。 过去三年,公司的现金流均为正,且去年实现了1.07亿元的调整后利润,相比2022年的7,000万元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不好的小信号是,公司的“交易成功率”在逐年下降,也就是成功完成交易的二手车占发布车辆的百分比。该比例从2021年的73%下降到去年的仅46%,它将原因归咎于越来越多的人将二手车挂牌出售,而购车者却态度谨慎。 归根结底,汽车街似处于相当有利的位置,可从中国二手车市场即将到来的繁荣中获利,尽管它可能正寻求一个过于乐观的高估值。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un Art Retail Group seeks transformation

赢尽对手输给时代 大润发谋转型重生

近年电商崛起,网购盛行,令昔日在内地其门如市的大卖场面对极大困境,高鑫近日发盈警,业绩按年转盈为亏 重点: 高鑫上个财政年度亏损高达17亿元 亏损主要来自关店而作出的减值,以及单价下跌所致   刘智恒 当港人每到周末周日抢着往深圳山姆购物时,昔日的内地大卖场”龙头一哥“大润发却斯人独憔悴,其母公司高鑫零售有限公司(6808.HK)突发盈警,截至2024年3月底的财年业绩转盈为亏,蚀16亿(2.2亿美元)至17亿元,再对上财年则录得盈利7,800万元。 亏损主要是来自关闭门店、固定资产减值,以及为商誉作减值所致。若不考虑此部分,则净亏损约6至7亿元,主要是业务调整,以及顾客囤货习惯减弱,引致单价减少。 大润发不断关店 高鑫表示,将会关闭长期亏损的门店,亦会考虑出售不良资产,同时续在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等区域密集布局。集团预期现金流仍充足,并为未来业务发展及应对市场竞争提供充足资金储备。 事实上,在网上购物大行其道的今天,一味靠平招徕的大卖场,其经营模式显得有点儿过时。高鑫不断收缩旗下门店的数目,截至2023年3月的财年,门店总数为582家,相比上一财年的602家减少了20家。市场非正式统计,2023全年,大润发门店出现集体关闭潮,涉及的数目高达13间。 难怪高鑫主席黄明端曾感慨万千道:”我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业务衰退下,高鑫的业绩日走下坡,2022的财年亏损7.3亿元,2023财年虽反弹微赚7,800万元,但2024财年又再亏损逾16亿元。今年2月,母公司阿里巴巴(9988.HK, BABA.US)董事长蔡崇信也开腔,向投资者表示考虑慢慢退出传统零售业务。 山姆逆境突围 面对电商的不断碾压,传统大卖场显得无力招架,在极其劣势下,沃尔玛(WMT.US)旗下的山姆成为市场奇皅,它采用仓储加付费会员模式,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2022年时,中国沃尔玛的收入1,070亿元,光山姆店就占去61%。去年第四季度沃尔玛在内地销售额达288亿元,同比增长11.3%,集团表示全赖中国山姆及电商业务持续增长所致。 山姆的美国竞争对手好市多(COST.US)也采用类似模式,在中国取已设六家门店,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眼见竞争死敌另辟蹊径,高鑫也从旁偷师,去年在扬州开设首家付费会员店—M会员店。该店是以现有大润发门店改造而成,经营面积1.2万平米,至去年9月底,付费会员已超过5万名,集团更计划,今年在南京和常州的门店,亦改为M会员店。 山姆店成功将垂死的沃尔玛救活,令人对仓储式付费会员店刮目相看。首先山姆收取每名会员260元,这笔费用实时为集团带来现金流。但要明白,既然大卖场不用付费,人们为何要付费予山姆?这才是关键所在。 我们先说说传统大卖场的经营模式,其收入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销售货物的收费,另外是收取商家的入场费、上架费或堆头费。后者是大卖场主要收入来源,然而大卖场以入场费为首要考虑点,往往忽略了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变成只要商家付得起钱,大多来者不拒,于是货种繁杂,花多眼乱,但货品是否吸引消费者,又属另话。 货种独特价格低廉 山姆店与大卖场的不同,一是货品,二是价格。先说货品,传统大卖场货品动辄两三万款,物种虽多,却不一定是大多消费者需要;而且同质化高,这类货几乎什么地方也可买得到。山姆精准挑选的商品约在3,000到4,000个SKU(Stock Keeping Unit,最少存货单位),主力针对目标消费者的需要,一些品种更不是随意在别的店铺可以买到。 集团更有自家品牌Member’s Mark,商品数量约在800项,从日用品到烘焙食品,更时常出现爆品,如原味麻薯面包、美式烤鸡、榴莲千层、瑞士卷等。此模式不但实现了差异化,自家产品的毛利率亦相对较高。 由于货品精简了,再以大手采购,通过深度绑定供货商而获得颇高议价能力,自然就容易取得高折扣。而且,如上所述,传统大卖场收取上架费,商家付了一大堆费用,羊毛出在羊身上,会将成本转嫁予消费者,于是出现大卖场的货品贵过小卖店。山姆店并没此问题,货品价格较别的地方便宜,那消费者也愿意付出会员费去进场购物。 还有,逛店体验也十分重要,山姆店虽然以仓储式经营,但在装修上也下了不少功夫,特别在货品的摆设作出一番布局,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感受到不一样。而且,部分山姆店旁边也有别的大型游乐地点或品牌店作为配套,如珠海店坐落于印象城,内有迪卡侬及不同商店,那消费者到山姆店,并非单纯购日用品,而是作为一天的娱乐消费点。 山姆的成功让高鑫狠下决心转型,不过,在部署上高鑫肯定输了先势,山姆已成为该模式的领头羊,品牌占了先机。大润发迟来的转变,最终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还是能做到后发先至,超越先来者,暂时仍待时间证明。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