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developer of next-generation cancer treatments is raking in huge returns from its flagship drug, but R&D and sales costs keep rising.

核心产品收入丰厚 百济神州何时扭亏?

泽布替尼是首款在美国获批的中国国产创新药,在美获批四年后成为“重磅炸弹”药物,如今进入商业回报的爆发期 重点: 百济神州2023年的营收同比上涨73.7%,仍然录得巨额亏损,也没有具体的预期盈利时间指引 另一款潜力产品替雷利珠单抗已在欧洲获批上市,但海外商业化权益曾两次被合作方退回,或因同类药物市场竞争极其激烈   莫莉 在生物医药行业,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药物通常被称为“重磅炸弹”药物(Blockbuster drug)。如今,中国的第一款“重磅炸弹”药物出现在创新药行业“一哥”百济神州有限公司(BGNE.US: 6160.HK; 688235.SH)手上。上周一晚间,百济神州公布了2023年业绩报告,核心产品抗癌药物泽布替尼全年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 受两大明星产品泽布替尼以及替雷利珠单抗的销售带动,百济神州去年营收同比上涨73.7%至24.6亿美元,包括产品收入21.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4.5%,以及合作收入2.6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6.7%。 不过,即使收入大幅增长,百济神州仍然录得巨额亏损,其中经营亏损12.08亿美元,同比减少约33%,全年净亏损收窄至8.82亿美元。财报公布后,百济神州的美股在其后两天大涨3.3%和12.1%,港股和A股更连续三日上升,或显示投资者对这次公布的业绩较为满意,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最值得期待的,是泽布替尼的未来潜力,作为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已经成为同类最优(Best-in-class)药物, 销售额不断上涨,去年第四季度的全球销售额达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全年全球销售额达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9%。 泽布替尼是首款在美国获批的中国国产创新药,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以及适用范围的增加,如今进入商业回报的爆发期。自2019年11月在美国获批成人套细胞淋巴瘤以来,泽布替尼已经在美获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等多个适应证。 截止2023年底,泽布替尼已累计在全球超过65个市场获批,而美国是它最重要的市场,去年美国市场贡献的销售额高达9.46亿美元,同比增长142.6%。 泽布替尼成为百济神州的王牌支柱产品,在整体产品收入中占比高达61.9%。但作为国内研发投入资金最多的创新药企,百济神州还有另一款刚刚出海欧洲的潜力产品──替雷利珠单抗值得关注,该产品全年销售额为5.37亿美元,同比增长26.9%。但令人关注的是,替雷利珠单抗第四季度只卖了1.28亿美元,环比下降了12.5%。 虽然替雷利珠单抗是国内首个PD-1出海产品,2023 年9月在欧盟获批上市,预计将今年内在美国获批上市。但是在全球竞争极其激烈的PD-1领域,替雷利珠单抗能否取得如泽布替尼的亮眼成绩,仍有待观察。 替雷利珠单抗的海外商业化权益曾先后两次被授权,但此后又都被退回。跨国医药企业诺华制药(NVS.US)曾在2021年以6.5亿美元的首付款,获得在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地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替雷利珠单抗药物的权利;其后,新冠疫情影响了该药物在美国的获批进程,诺华仅表示终止合作原因是PD-1抗体前景发生了很大变化。百济神州称,权益收回后,将会独立销售替雷利珠单抗。 高额开支难减 百济神州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预期在2024年及以后,产品收入增幅将继续超过经营费用增长,使公司能够持续提升经营优势和现金流,但没有给出具体的预期盈利时间指引。 在拥有一款“十亿美元”药物后,百济神州为何仍未盈利呢?这与百济神州庞大的产品管线带来的高额支出有关,因其现有17款商业化产品,以及超过50款在研药物管线。这意味着,公司不仅需要高昂的研发开支,亦有大量的商业推广和销售成本。 财报显示,公司全年经营费用总计为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6%,这已是百济神州积极控制成本的结果,增速较上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当中,研发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分别为17.8亿美元和15亿美元。 根据百济神州在业绩快报中披露的研发进展,自主研发的三款已上市药物,均有新的适应证处在临床三期阶段,而尚未上市的新药Sonrotoclax有四项注册性临床试验,包括用于一线治疗CLL的全球三期注册性试验,今年预计还会有超过10款新分子药物进入临床阶段。这些“烧钱”的研发管线,对应着庞大的研发支出,将进一步推后百济神州的盈利时间表。 截至去年底,百济神州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85亿美元,较2022年末的38.75亿美元有所减少。百济神州在港股的市销率为6.8倍,相比之下,同样手握出海PD-1药物的君实生物(1877.HK; 688180.SH)在港股的市销率为7.1倍。对于已经验证了自身研发及商业化能力的百济神州来说,下一步能否让更多重磅产品带来商业化回报,并最终为股东带来利润,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eiGene has a total of three marketed proprietary products.

快讯:诺华再退出合作 百济神州股价挫

最新:抗癌药制造商百济神州有限公司(BGNE.US; 6160.HK; 688235.SH)周二公布,旗下百济神州瑞士和诺华制药(NOVN.SWX)签署协议,诺华将向百济神州交还食道癌药物替雷利珠单抗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 利好:诺华仍会向百济神州提供过渡服务,以确保该药物开发和商业化计划中的关键事项能顺利推进,包括对生产、药政申报、药品安全和临床事项的支持。 值得关注:早在今年7月,诺华已决定退出百济神州在研的TIGIT抑制剂欧司珀利单抗项目,意味该公司在三个月内,第二度与百济神州终止合作。 深度:百济神州共有三款已上市的自研产品,其中获批在美国用于治疗淋巴瘤的百悦泽,以及在国内PD-1领域领先的百泽安的销售增幅理想,引领该公司今年二季度收入大增74%至5.95亿美元(43.4亿元),而净亏损也收窄27.1%至7.3亿美元。不过,该公司被美国药企艾伯维(ABBV.US)指控百悦泽涉嫌侵犯其专利,加上接连被诺华终止合作协议,令该公司的产品出海大计受阻,引起市场关注。 市场反应:百济神州的港股周三下挫,中午收盘软4.8%至120.9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间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eiGene was slapped with a patent lawsuit by U.S. rival AbbVie in June, and suffered another blow to its global ambitions in July when Novartis pulled out of a drug collaboration.

百济神州迎丰收期 两大外患仍需关注

 由于两大核心产品海内外销量超预期,这家生物制药公司二季度产品收入同比大增81.8% 重点: 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百悦泽二季度全球销售额3.08亿美元,增幅达139% 继6月被艾伯维指控专利侵权,诺华也于7月中退出一项合作计划,令该公司的产品出海大计接连受阻   陈嘉仪 专注于开发创新抗肿瘤药的百济神州有限公司(6160.HK; 688235.SH; BGNE.US)最近公布了相当亮眼的二季度业绩,见证了其自主研发产品开始踏入收成期。 百济神州上周三公布,二季度总收入达5.95亿美元(42.5亿元),同比大增74%,主要得益于自主研发产品销售增长;同时,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5.66亿美元,大幅缩减32.7%至3.81亿美元,主要因为期内产品收入的81.8%增幅,抛离经营费用的17%增长,令经营表现改善。 百济神州已上市的三款自研产品中,全国首个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淋巴瘤的百悦泽,以及在国内PD-1领域占先的百泽安,是两大销售主力。季内,作为强效BTK抑制剂的百悦泽全球销售额达3.08亿美元,同比飙升139%;其中美国销售额约2.24亿美元,大幅增长152.9%。百泽安于内地销售额则为1.5亿美元,增幅为42.5%。 以上半年计,集团总收入约10.43亿美元,同比增长60.9%;净亏损约7.3亿美元,缩减2.71亿美元或27.1%。其中百悦泽全球销售额5.19亿美元,增长123%,主要受益于美国销售额大增132%至3.62亿美元。百泽安内地销售额则达2.64亿美元,同比增长37%。 虽然百济神州季绩理想,但投资者的反应相当飘忽,在公布业绩后一天,其股价下挫3.3%,但翌日却回升6.2%。有券商则调升其目标价,瑞信认为该公司二季度收入升幅优于预期,主要是因为百悦泽销量理想,协助亏损收窄,加上销量组合持续变化以及经营杠杆增加,把目标价从180港元小幅调升至180.6港元,评级维持“跑赢大市”。 东吴证券则指出,百悦泽在全球多中心“头对头试验”中,打败了美国药厂艾伯维(ABBV.US)与强生公司(JNJ.US)合作研发和商业化的领先产品伊布替尼,上半年获批跻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一线用药,将为百悦泽的海外销售带来持续高速增长。此外,由于另一主力产品百泽安在中国境内已获批11项适应症,其中医保纳入9项适应症,考虑到二季度产品收入增长超过了经营费用增长,看到了盈利信号,决定维持“买入”评级。 不过必须留意的,是该公司实质仍处于亏损状态,在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更已累计亏损57.43亿美元,主要反映其重研发和自主“出海”模式的产品销售成本、研发费用、销售及管理开支仍然高昂。此外,也包括因美元走强,按美元计价子公司所持外币货币价值重估,所录得的汇兑损失。 诺华退出合作 至于百济神州的另一个隐忧,是接二连三的商业纠纷,可能会成为其进军全球的障碍。 虽然该公司与百时美施贵宝(BMY.US)因Abraxane注射用紫杉醇被召回、因此自2020年展开的诉讼,已于8月1日达成了仲裁和解,对方同意在无现金补偿下,向百济神州出让所持约2,327万股公司普通股,换取终止双方签署的许可和供应协议。但今年6月,该公司却遇上更大挑战,遭美国药企艾伯维通过旗下Pharmacyclics LLC对百济神州和其美国分公司BeiGene USA提出申诉,声称百悦泽涉嫌侵犯其专利。 百悦泽是百济神州首个成功商业化的自研产品,2019年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成为第一款中国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并在美国获批上市的抗癌新药,目前已在美国、中国、欧盟、英国等超过65 个国家及市场获批,证明获得欧美主流市场认可,而且增长势头迅猛。 由于其在全球多中心头对头试验中,在有效性、安全性层面均优于艾伯维的伊布替尼,而伊布替尼曾经是血液瘤领域的领跑者。因此,艾伯维眼见百悦泽美国销量以倍速增长,藉专利诉讼试图加以遏抑,在制药商是很常见的现象。 虽然百济神州已响应会奋力辩护,并强调百悦泽是基于公司的原始开发,但类似诉讼往往拖延数年,期间可能会为其销售带来不稳定因素。 除此以外,跨国药企诺华制药(NOVN.SWX)于7月上旬决定退出公司在研的TIGIT抑制剂欧司珀利单抗项目,对百济神州也是一个打击。TIGIT一度被看好可成为新一代免疫治疗靶点,根据双方最初的协议,百济神州通过对外授权,能获得诺华分阶段付款逾28亿美元,而这次终止协议,虽然不会影响前期已收到的3亿美元现金首付款,但余款难有着落,恐怕会影响未来收入。同时,诺华的退出也可能被市场理解为投下不信任票,或意味该项目前景并不乐观。 估值方面,百济神州暂未录得盈利,可与同类创新药公司君实生物(1877.HK; 688180.SH)的市销率作比较。百济神州最新市销率为12.3倍,稍低于君实生物的13.6倍,但由于君实的港股今年已累挫逾五成,反观百济神州的港股跌幅仅12.7%,意味市场对后者的看法可能稍为乐观,说不定在今年稍后时间,百济神州能享受较明显的估值修补。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来凯医药“借东风” 巨亏下力求上市

这家核心产品从第三方引进的创新药企业,自有的早期研发能力未得充分证实,亦未产生任何销售收入 重点: 来凯医药目前有两款核心产品,其中一款期望今年底向中美两地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出现“回暖”迹象,能否助力来凯医药二次递表上市,仍然有待观望   斯年 坐在别人的翅膀上,能否助力这家距离商业化仍有一段距离的药企起飞? 肿瘤创新药公司来凯医药有限公司去年6月首次向港股上市发起冲击,但未能在6个月内通过港交所聆讯,招股书也因此失效;更新了去年的财务表现后,该公司上周一再度递交招股书,并继续由中金公司作为独家承销人安排上市。 招股文件介绍,来凯医药成立于2016年,致力为全球癌症及肝纤维化患者提供突破性疗法。作为一家创新药公司,在最被关注的管线前景方面,来凯医药主打来自瑞士跨国药企诺华制药((NOVN.SWX)授权的两款核心产品,其中一款期望于今年四季度在中、美两地递交新药上市申请(NDA),或可与化疗联合使用以治疗癌症。 与上一次递表相比,来凯医药这半年的财务表现无明显改善,近两年亏损已扩大至15.3亿元,如果扣除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经调整亏损也有6.2亿元,绝大部分来自行政开支与研发成本;随着旗下产品距离申请上市越近,其研发开支也明显增加,去年大增81%至3.1亿元。 截至去年末,来凯医药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2亿元,差不多等于去年的研发开支,如果未能成功上市筹资,候选药物也不能“冲线”成功,在资金紧张下,其前景或受到市场质疑。 不过,对该公司利好的消息,是经过去年下半年触底后,港股生物医药板块已出现明显“回暖”态势,诸多迹象表明,企业的融资意愿和投资者的信心均有回升,可能有助来凯医药借市场热度回升成功上市。 高度依赖诺华 “打铁还需自身硬”,但来凯医药争取上市的路途,却需要“外力”扶持。从研发管线看,该公司现有两款核心产品及13种其他管线候选产品。其中进展最快的是核心产品LAE002,这是一种三磷酸腺苷(ATP)竞争性AKT抑制剂,有治疗卵巢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的潜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资料,全球有两种AKT抑制剂已进入注册临床试验,而期望在今年底申请在中美两地上市的LAE002,是来凯医药最快的“回血”希望。 另一款核心产品LAE00是雄激素合成抑制剂,有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力。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LAE001是全球唯一一种用于治疗前脸腺癌的临床试验中的CYP17A1/CYP11B2双重抑制剂。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款产品、以及另外两款抗肿瘤产品LAE005及LAE003,都是从跨国药企诺华授权引进,这与大多数海外创新药公司与大型药企的合作模式正好相反。 一般而言,小药企被认为具有更大胆高效的创新能力,因此往往是小药企先做出创新药研发的阶段性成果,然后被大药企看中,再授权引入产品,甚至作出收购。然而,来凯医药却是从诺华引入较为后期的产品,再投入大部分研发费用。 例如在其招股书的介绍,来凯医药在2018年从诺华引进LAE002时,该候选药物已经历经诺华和另一家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GSK.L)的11项临床试验,以证实其安全性及疗效。在诺华进行的I/II期临床研究中,LAE002已经在铂耐药卵巢癌患者中,显示出潜在的抗肿瘤疗效。 这种做法的优势,是产品上市的成功率更高、速度更快,但暗含的隐忧,是来凯医药自有的早期研发能力没有获得充分证明。 在这种不太常见的合作模式背后,与来凯医药多名高级管理层的“诺华背景”具关联性。招股书显示,来凯医药的主席吕向阳曾在诺华工作十多年,担任的最后职位为执行总监,负责领导药物研发平台及多项疾病研究项目,而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谢玲、执行董事兼首席科学官顾祥巨,也都曾在诺华任职。 医药板块回暖 新药上市成功与否,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港交所容许未有盈利及收入药企上市的上市规则“18A章”政策于2018年出台后,曾点亮众多创新药企的融资希望,但在过去两年,多家已上市的创新药企跌破招股价,市场信心不佳,让后来者也越来越难获得垂青。 但在今年初,情况似乎明显好转,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有回暖迹象,例如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部分在港股上市的医药股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最高涨幅,已经接近60%。 另外,多家创新药公司也在去年末至今年初奔赴港交所寻求上市,包括绿竹生物、维升药业、科伦博泰等。已上市医药科技企业中,加科思(1167.HK)、诺辉健康(6606.HK)、亚盛医药(6855.HK)等公司也抓住市场升温的窗口期,通过配股进行大额募资以补充资本。 去年4月,来凯医药曾进行6,100万美元(4.2亿元)的D轮融资,令投后估值上升至约37亿元。参考去年三季度首款产品获准销售、并获得1,560万元销售额的同类企业乐普生物(2157.HK),其最近市值达86亿港元。来凯医药将来的上市估值能否达到这个高度,还看其候选产品LAE002申请上市的进度能否取得突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