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Degrees is one of China’s top four sportswear brands, alongside Li Ning (2331.HK), Anta (2020.HK) and Xtep (1368.HK), and focuses on smaller second- and third-tier cities that tend to be less profitable than major urban centers.

快訊:361度首季童裝增長減慢

最新:體育用品企業361度國際有限公司(1361.HK)周三宣布,今年第一季的主品牌零售額按年錄得高雙位數按年增長。 利好:該公司第一季電子商務平台產品的整體銷售額,錄得約20%至25%的按年增長,主要因為期內因應流行主題推出電商營銷活動。 值得關注:361度的第一季童裝品牌零售額按年增長20%至25%,遠低於去年第四季的40%增幅,意味該業務的增長動力減慢。 深度:361度與李寧(2331.HK)、安踏(2020.HK)和特步(1368.HK)並列中國四大體育品牌,但由於業務集中於盈利水平較低的二三線城市市場,即使專攻專業跑步裝備的“藍海”市場,其銷售額、毛利率與公司市值均明顯落後。為維持收入增長,361度近年進攻童裝品牌與電商平台銷售,並取得不錯成績,上述兩項業務去年的收入分別按年大增35.7%及38%,成為業務增長引擎。 市場反應:361度股價周三上升,中午收市漲4.6%至4.75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上水平。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mer Sports became the biggest U.S. IPO of the year so far when its shares launched in New York in February, giving investors a chance to profit from popular leisure brands such as Wilson and Salomon.

安踏押注亞瑪芬 複製Fila成功模式

由安踏體育分拆出來的亞瑪芬體育,今年2月1日在紐約交易所上市 重點︰ 在始祖鳥品牌帶領下,亞瑪芬去年在大中華地區的收入增長高達61% 亞瑪芬將全力發展該品牌,在全球開設更多專賣店   歐美美 2月1日,美國今年最大型IPO,由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分拆出來的亞瑪芬體育(AS.US)在紐約交易所掛牌,定價13美元,第一天雖然只漲3.1%收市,但第二天開始發力,花了一個月左右,股價便曾經大漲逾四成。 如果你不認識亞瑪芬體育,但只要說戶外服飾品牌始祖鳥(Arc’teryx)、運動裝備品牌Wilson、運動鞋品牌Salomon,你就應該不會陌生,而這些知名的國際品牌都屬於亞瑪芬體育。 1950年在芬蘭赫爾辛基成立的亞瑪芬,1977年已經在赫爾辛基納斯達克(Nasdaq Helsinki)上市,直到2019年獲安踏、私募基金方源資本、瑜伽服lululemon創辦人Chip Wilson及騰訊控股(0700.HK)合組的財團私有化。安踏作為大股東,目前持有亞瑪芬47.46%股權。 安踏收購Fila後,在大中華地區獲得成功,收購亞瑪芬自然是希望複製Fila模式,在中國大舉擴張,爭取成為下一個增長引擎,而亞瑪芬也不負所望,在大中華地區增長相當不錯。 根據亞瑪芬的業績報告,去年營收按年增長23%,達到43.7億美元,淨虧損按年收窄17.4%至2.09億美元。如果扣除已終止經營業務的業績、重組費用、商譽和無形資上的減價損失等的經調整EBITDA,則比2022年增長34.9%至6.11億美元,至於經調整後的毛利率按年增長2.4個百分點,達到52.5%,主要因為毛利率最高的始祖鳥品牌增速遠高於其他品牌,加上物流成本降低,推動毛利率上升。 與當年的Fila一樣,亞瑪芬在大中華地區的增長遠高於歐美,去年營收按年增加61%,共8.41億美元,亞太地區的增幅也有40%,至於歐洲、中東及非洲(EMEA)和美洲的收入分別增長了14%及15%,然而大中華地區的收入只佔總收入的約19.3%,意味未來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分業務來看,在增長快速的始祖鳥帶領下,功能服裝的收入增長45%至15.9億美元;薩洛蒙在內的戶外功能服裝業務增長18%至16.7億美元;至於以威爾遜為首的球類運動產品的收入增速最慢,只有7%,達11.1億美元。 第四季增速減慢 但值得留意的是,該公司去年第四季的表現開始放緩,該季收入按年僅增長9.7%,為13.15億美元,增速比第二季和第三季有所減慢;同樣在始祖鳥支持下,去年第四季的功能服裝收入增長26%,然而戶外功能服裝業務的收入增速只有2%,球類運動產品更下跌了3%,可見這兩個業務直接拖累了亞瑪芬第四季的增速。 另一方面,大中華地區在去年第四季的收入增速也有所放緩,但仍高達45%,反映中國絕對是亞瑪芬的核心增長市場,而中國以外的亞太市場在該季的增長也有22%。不過,令投資者憂慮的是,其歐洲、中東及非洲市場去年第四季收入下跌1%,而美洲收入也僅升5%。 有了Fila的美好經驗,安踏當然希望以始祖鳥複製Fila的美夢。亞瑪芬首席執行官鄭捷直言,將視始祖鳥為「突破性的增長故事」,有望在2024年帶領公司迎來強勁增長。 事實上,目前始祖鳥在中國只有63家自營零售店,佔全球總門店數一半左右。今年1月20日,全球最大的始祖鳥原生態體驗旗艦店「始祖鳥博物館」在上海開幕,總面積達2,400平方米,共設四層不同的主題區域,店內採取一對一導購服務,顧客可以隨樓梯而上嘗試徒步探險、攀岩等戶外運動,享受沉浸式購物體驗。 大灑金錢絕不只為引流,亞瑪芬的如意算盤是將品牌以故事形式呈現在中國消費者眼前,讓大家更了解這只「始祖鳥」。由於話題性十足,這家旗艦店一開幕已成為網路熱點,在抖音、小紅書等 社交平台出現大量「打卡」內容,幾乎等於國民免費為品牌宣傳。 亞瑪芬管理層在財報會議上也提到,今年將開設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的大型始祖鳥專賣店,「不只是在中國,每個地區都有很長的發展道路,例如始祖鳥在北美只有不到50家門店,還有潛力開超過200家。」可想而知,亞瑪芬短期內肯定將全力發展始祖鳥。 作為亞瑪芬大股東的安踏,股價過去一年跌幅達27.5%,而今年累漲約2%,市盈率約22倍;同樣屬內地體育用品股的李寧(2331.HK),過去一年大跌70.7%,今年也累跌2.3%,市盈率只有約12倍。相比之下,市場明顯更看好安踏,估計是看好其多品牌策略,押注亞瑪芬可以複製Fila的成功。 Fila一直被視為安踏的「現金牛」,但經過多年發展已逐漸成熟,2022年的收入已出現下滑,比2021年跌1.4%,毛利率也從2021年的70.5%跌至66.4%;幸好去年上半年重回正軌,其收入按年增長13.5%,三季度的增長也只在10%至20%,對比2010至2015年每年超過50%,甚至2019年高達73.9%的增速,Fila的發展形勢明顯不如以往,這也正是安踏收購亞瑪芬的核心原因,將公司新的增長引擎押注在以始祖鳥為首的亞瑪芬體育。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portswear retailer 361 Degrees announced that retail sales for its core brand grew 20% in last year’s fourth quarter, according to a business update released on Tuesday.

快訊:361度童裝銷售增長加快

最新:體育用品企業361度國際有限公司(1361.HK)周二公布,去年第四季的主品牌零售額按年錄得20%增長。 利好:該公司期內童裝品牌零售額按年增長40%,增幅高於第三季的25%至30%,反映該業務的增長動力加快。 值得關注:該公司期內電子商務平台產品的整體銷售額錄得約30%的按年增長,增幅僅與第三季相同。 深度:361度與李寧(2331.HK)、安踏(2020.HK)和特步(1368.HK)並列中國四大體育品牌,但由於業務集中於盈利水平較低的二三線城市市場,因此銷售額、毛利率與公司市值均明顯落後。為維持收入增長,361度近年加入童裝品牌與電商平台銷售業務,並取得不錯成績,以去年上半年為例,其童裝及電商平台收入分別上升33.2%及38%,成為業務增長引擎。 市場反應:361度周二股價早段曾漲4.4%,但其後升幅收窄,中午平收於3.62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tep makes big leap with takeover of Wolverine joint venture

特步之野望 成跑鞋之王

特步收購與Wolverine合資的企業權益,將有助強化跑鞋質量,以及令產品更多元化 重點: 合資企業旗下的索康尼品牌,近年已為特步帶來盈利 公司第三季營運理想,但市場對運動品牌有保留,股價持續受壓   劉智恒 匠人精神,將一件事做到極致,就可以成功。 國產運動品牌經過多年發展,影響力及市佔率已不下於國際品牌,其中安踏(2020.HK)及李寧(2331.HK)更是當中表表者,去年營收已超越國際品牌阿迪達斯。兩雄中的安踏,透過收購合併海外品牌愈做愈大,李寧則憑著創始人的名氣及魅力,主力以自家品牌攻城掠地。至於能在兩大巨企環伺下突圍而出的品牌特步,靠的就是專注其最擅長的產品──跑鞋。 特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368.HK)上周以6,100萬美元,向Wolverine World Wide(WWW.US)購入合資公司權益以及Saucony Asia 40%股權,後者是持有及管理合資公司營運地區的知識產權。另外,雙方有協議,特步未來可收購Saucony Asia餘下35%或60%的權益。 購合營全力拓展索康尼 2019年特步與Wolverine成立合資公司,在內地、香港及澳門銷售索康尼(Saucony)及邁樂(Merrell)品牌的服裝、鞋履及配飾。經過幾年發展,兩大品牌表現理想,特別是索康尼,今年上半年已成為特步幾項新收購中,首個實現盈利的品牌。 根據中金公司的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止,索康尼在中國內地發展已初具規模,分店已達80家,邁樂分店則有5家。 特步指出,收購可為集團提供統一的知識產權架構,可全力支持索康尼未來在中國的增長。同時,能鞏固集團領先的多品牌競爭地位,亦加強在中國市場的多元化及滲透力。 與龍頭安踏及李寧相比,論收入規模,安踏今年中期收入高達296.5億元,李寧亦達140億元,而特步只有65.2億元,遠遠不如兩大巨頭。論名氣,安踏旗下的Fila是國際響噹噹品牌,李寧憑體操王子的聲譽,特步也難項其背。論發展資歷,特步品牌起步較晚,創始人丁水波於1987年成立三興集團,最初只是代工生產,2001年才開展特步品牌,到2008年才將特步在港上市。 跑鞋技術跑贏同業 似乎各方面也不如人,特步亦深明此理,於是主力投入在跑鞋上,務求成就最強產品以應對挑戰。特步的戰略清晰,不斷優化跑鞋,在動力、減震及氣能上,都投入許多資源,例如其緩震科技,為跑手提供緩震回彈性能和能量回饋,就贏得不少掌聲。 今次公司通過收購合資企業而將索康尼的中港澳業務收歸旗下,就是看中索康尼的跑鞋研製技術。索康尼成立超過百年,其製造的跑鞋,被譽為「跑鞋中的勞斯萊斯」。是次收購,將可進一步鞏固特步在跑鞋上的地位及技術,加強實力去與安踏及李寧抗衡。 除在技術層面花功夫外,特步在推廣宣傳上亦不遺餘力,多年來大灑銀彈,不斷斥巨資以支持多項跑步賽事,當中最重點自然是馬拉松,單在去年,在內地就贊助了10場大型賽事。 比賽以外,當然少不了贊助運動員,今年巴黎馬拉松的冠軍選手希拉・基普羅就是穿著特步160X 2.0參賽奪冠。至於中國運動員更不在話下,今年上半年中國馬拉松男子運動員百強中,首七位中有六位是穿著特步160X系列。 在跑鞋賽道上領先之餘,集團近年亦效法安踏,逐步展開併購國際品牌的步伐,2019年與Wolverine成立合營時,又購入蓋世威(K-Swiss)及帕拉丁(Palladium),一方面藉國際品牌去提升自身地位,另外也增加旗下品牌的多樣化。 苦心經營下,特步近年的業績穩步向好,今年中期收入65.2億元,股東應佔溢利6.7億元,按年分別上升14%及12.7%。毛利率49%,按年微升0.9個百分點。 公司剛公布第三季業績,報告沒有具體數字,只表示零售銷售按年有高雙位數增長。 市場對運動股有保留 雖然業績表現不俗,但運動服飾相關股份在中國經濟放緩及消費降級下,都受到一定影響,特步現時股價較年初高位11.432港元,下跌了超過60%。在公布收購合資公司的一天,股價不升反跌,收市跌近2%報4.35港元。…
Li Ning buys Hong Kong building

李寧購港廈建國際橋頭堡 市場不接受股價即插水

「國貨之光」李寧宣布斥資22.1億港元收購香港北角商廈,部分作為香港總部之用,在樓市低迷之際出手格外引人注目 重點: 收購消息曝光後,李寧股價大跌14.3%,總市值單日蒸發80億港元 收購香港物業為品牌國際化布局,2024年啟動海外業務拓展       李世達 12月10日晚間,中國運動品牌李寧有限公司(2331.HK)宣布,以22.1億港元收購恒基地產(0012.HK)旗下一家物業投資公司,目標公司的主要資產是一幢位於香港北角的22層樓商廈。公告發布翌日,李寧股價大跌14.3%,總市值一日蒸發80億港元,收報18.3港元,創下2020年3月以來新低。 作為第一家在紐約時裝周亮相的中國運動品牌,李寧今年的表現差強人意。10月時李寧也因為發布第三季度業績簡報,在翌日股價大跌20.7%。今年以來,李寧股價由年初的65.222港元跌至18.3港元,跌幅超過72%,總市值年內已蒸發上千億港元。市盈率11倍已落後於對手安踏體育(2020.HK)的23倍。 業績表現不佳,卻大手筆收購與本業無關的商廈,加上香港樓市正在走下坡路,令許多投資者以拋售股票來表達不滿。李寧隨即宣布動用不超過30億港元的資金購回股份,這才終止跌勢,稍稍穩定股價。 增收不增利 從2022年開始,李寧業績已出現疲軟跡象。2022年在營收同比增長14.3%的基礎上,股東應佔溢利僅同比增長1.32%至40.6億元;2023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2.98%至140.2億元,而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則下降3.1%至21.2億元。2023年第三季度,李寧的銷售額從二季度的10%至20%的中段增長,下降成了中單位數增長。 同樣是國產體育品牌,安踏體育2023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增長32.3%,達47億元,營收亦增長14.2%,達296億元;特步國際(1368.HK)今年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亦有13%的增長。 「國潮」(帶有中國特定元素的時尚潮流)的退燒與高端化定位不再被消費者接受,或許是李寧成長乏力的主因。自去年發生「軍綠套裝」事件後,李寧的「國潮」敘事便已開始褪色,特別是疫情過後,一些小眾戶外品牌更加受歡迎。 另一方面,刻意走高端路線的子品牌,卻沒有更多的研發費用做支撐,也很難讓消費者買單,只能一邊漲價一邊打折,以低價策略努力去庫存。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平均存貨周轉天數為57天,高於去年同期的55天。 啟動海外業務拓展 「國潮」退燒,李寧將更多力氣放在國際市場,而收購香港商廈便是公司寄與厚望的重要一步。 李寧今次收購的物業是北角電氣道「港匯東」,總佔地面積約9,600平方尺及其總建築面積約144,000平方尺。樓宇包含22層商業/辦公空間及兩層零售區域。根據公告,2021年、2022年,相關物業的收入分别為3500萬港元、5000萬港元,除稅後虧損1700萬港元、8000萬港元。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據其香港物業分析師預期,該物業的租金收益率約3.2%,低於目前約5%的現金收益率。 李寧表示,此處物業的一部分或將用作李寧的香港總部。公司認為此舉展現了公司對於香港業務前景充滿信心,並標志著落實執行加強國際業務發展的計劃。 李寧在香港設立總部的決策,是該公司國際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公司表示,從2022年香港門店開業以來,海外拓展已提上集團業務規劃之中,預計2024年會啓動李寧海外業務的拓展,並希望在海外通過品牌運營,建立海外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建立海外品牌經營的模式,為未來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拓展打下基礎,使之成為李寧集團的成長引擎之一。 事實上,進軍國際一直是李寧的願望,但多年來均未見明顯成效。2023年上半年,李寧在中國市場實現了137.3億元的營收,佔營收的比重高達97.9%,國際市場收益微乎其微。 今次斥重金在香港設立總部,相當程度上展現了李寧的決心。這是李寧在北京、上海、深圳之外,第一個內地以外的總部。李寧將能夠利用香港的資源與平台,整合國際市場資源,更好地理解和適應不同市場的需求和變化,相信將為全球業務增長增添新動力。 儘管李寧在國際化道路上過去有許多嘗試,但從香港起步會是一個新的開始。潮流總是短暫,如果李寧能夠重新說好「國潮」的故事,在產品創新上多所著墨,仍然有機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K Public Housing

地產快訊:未來建41萬公屋 足夠香港10年之用

劉智恒      ▷ 香港      公營房屋供應充裕 香港一直透過公營房屋去解決基層住屋需求,香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多年來香港興建超過130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售出近51萬個資助房屋單位。現時房委會管理193個公共屋邨,約有210萬人居住在公屋。未來10年,房委會將建41萬個單位,足夠應付30多萬的公營房屋需求。 內地政府早明言要解決香港住屋問題,港府近年即時加把勁去發展房屋,公營房屋當然是重中之重,從政府的行動可見,未來公營房屋的供應問題理應不大。另外,政府同時亦增加推出私樓土地,加快及簡化規劃、以及重建與補地價等各項程序,亦籌劃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原在可見未來,私樓供應問題可以逐漸緩紓。然而,近期發展商擔憂樓市前景而不投地,接連有六幅土地流拍,對未來私樓的供應會有影響。 李寧買商廈被指不務正業 李寧(2331.HK)斥資近21億港元購入恒基地產(0012.HK)位於北角的「港滙東」,將用作香港總部,作為擴展香港及海外業務的分部辦公室。消息公布後,市場有認為李寧不務正業去投資物業,股價即時插水,迫得李寧急不及待斥資30億港元進行股份回購。 企業購商廈作總部其實並不罕見,只不過現時香港商廈租金回軟,而李寧收購金額又龐大,加上公司今年業績表現停滯不前,令市場批評聲音不絕於耳。不過,樓價起起伏伏難料,若有實際需要亦無可厚非,大家沒忘記的話,2001年時任金管局總裁的任志剛也在樓市疲弱時,以37億港元購入國金中心二期14層樓面,當時也被市場大肆批評,認為金管局不應置業;但今天回望,中環商廈價值以倍計上升,或許市場又說任志剛眼光獨到,決斷英明。 地產中介又要政府撤辣 那些人最想政府撤辣?答案是地產代理。仲量聯行預期明年中小型住宅樓價將跌10%,豪宅亦會下跌5%。該行香港主席曾煥平認為,政府只是減辣對樓市沒有大幫助,建議多項救市措施,包括要政府全面撤辣,並為首次置業的年輕人提供無息貸款等。 仲量聯行的建議非但要撤辣,還要落藥刺激樓市。事實上,樓市是否這樣差勁,或頻臨崩潰緣,以致要大力去拯救。若曾經歷97年的香港人,當年的情況遠較現時嚴重,亞洲金融風暴後,樓價一開首暴跌三成,接著經濟出現通縮,打工仔別說減薪,連工作也未必能保得住,租金又大幅下挫。相比現時情況,香港樓市及經濟遠遠未如當年嚴峻。 ▷ 內地      內房問題拖經濟後腿 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中國經濟續要穩中求進。但部份證券界對明年的內地經濟有一定保留。野村證券認為中央若將經濟增長定在4.5%會較合理,因為內房債務危機持續,將拖累內地經濟表現。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估計,內房企業債務沈重,開發商缺資金完成項目,地區政府要照顧保交樓,市民又不願置業,令市場陷於惡性循環,經濟增長受到影響。我們也認為,內地債務問題在明年不但難以解決,隨時會惡化,有企業或會被清盤,土地及項目有機被拋售,牽連整個內房市場,樓價有機進一步下滑。 碧桂園救亡態度正確 受債務困擾的碧桂園(2007.HK)公布,將持有的珠海萬達商管1.79%股權,以30.7億元售予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或萬達指定的一方。碧桂園指出,正積極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而且持有珠海萬達商管的權益有限,出售是提前退出及鎖定價格 。另外,碧桂園多名董事減薪,當中楊惠妍年薪由37萬元減至12萬元,莫斌及楊子瑩減幅最大,分別由每年300萬元及200萬元,降至12萬元。 按目前集團負債,出售少數投資股權套現是合理做法,至於減薪,區區數目只不過杯水車薪,不過起碼態度正確,能夠從自身開始去盡力救公司,不像中國恒大(3333.HK),在頻臨倒閉邊緣時,前主席許家印涉嫌藉與妻子離異,將資金調走美國。 ▷ 咏竹坊文章      恒大真的大到不能倒? 本周《咏竹坊》文章探討恒大問題,究竟一家負債逾兩萬億的公司,是否能大到不能倒,還是負債多到不能救?這情況確實讓債權人及中國政府費煞思量。債權人若要將恒大清盤,雖然恒大手上有龐大資產,但當短期拋出市場放售,肯定令供應大增,拖累整個樓市,樓價急跌,結果是資產價值大貶,債權人最終能收回多少,實屬未知之數。 若希冀政府打救,是否又過份樂觀?雖然恒大破產,勢必牽連甚廣,但正如前面所講,天價的債項又是否政府能解決;若政府出手,其它有問題的內房是否又要政府救助。事實上,政府的「白名單」已經提示,有資格接受政府融資支持的,只有財務相對穩健的房企。政府是怕市場的不利消息影響,會導致較健康的房企面對流動性的風險,於是才定出名單相助較健全房企。反之債務問題幾已病入膏肓的房企,若希冀政府出手,或許是市場一廂情願。…
Anta opens store in Thailand

安踏要贏全世界 先要拿下東南亞

曼谷專賣店的開業,是這家運動服飾巨頭進軍國際市場的新里程碑 重點: 繼去年成立東南業務部後,安踏體育迅速在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卡塔爾開店,現在是泰國 現時安踏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收入幾乎可忽略不計,但隨著新網絡的發展,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      譚英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董事長丁世忠多年前制定的戰略,宣稱「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按他的計劃,上月底曼谷的首家門店開業。 自1991年創立以來,丁世忠已帶領安踏發展成中國領先的運動服飾零售商,2022年銷售額達536億元(74億美元),淨利潤75億元,市值達2,625億港元(335億美元)。公司的市盈率高達27倍,遠遠領先於競爭對手李寧(2331.HK)的15倍和361度(1361.HK)的8倍。在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35家分析機構中,29家給安踏「買入」或「強烈買入」的評級。 在國內市場,安踏是強有力的品牌,擁有一個由11,918家門店組成的龐大網絡,其中6,941家售賣安踏的核心品牌,約佔其銷售總額的一半。2017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身穿安踏的一件長款外套視察2022年冬奧會的場館。NBA球星克萊·湯普森(Klay Thompson)在2017年,與安踏簽下了為期10年、價值8,000萬美元的代言合同。 安踏及其國內同行受益於2021年的全民健身計劃,以及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青睞國產品牌,而不是耐克(NKE.US)和阿迪達斯(ADS.DE)等國際大牌。但丁世忠的目標不僅僅是國內的輝煌,安踏在最新的2024-2026年戰略規劃中表示,要力爭實現2025年中國市場份額第一,2030年全球領先的目標。 東南亞新店顯然是為安踏旗下品牌打入海外市場的試點。公司進軍海外市場比競爭對手李寧晚了十多年,後者通過創始人李寧曾獲奧運會金牌,吃到了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紅利,並借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契機,在全球推出了自己的品牌。 相比之下,安踏體育則以多品牌戰略進軍國際市場。董事長丁世忠打趣說,安踏希望「成為體育界的LVMH」,就是那個旗下擁有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幾十個知名品牌的法國奢侈品集團。 安踏擁有以韓國斐樂(Fila)為首的多個外國品牌在中國的授權,並且也開始拿下部分品牌在中國境外的授權,首先是東南亞。公司的核心品牌安踏在國外認識的人不多,儘管其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高達20.4%,僅次於耐克的22.6%,領先於阿迪達斯的11.2%。在國內,該公司的安踏品牌佔其2022年收入的48.7%,斐樂則佔其536億元總收入的44.2%。 其餘7.1%來自其他品牌。 雖然它的全球擴張才剛開始,但安踏早在2009年以3.25億元的價格收購斐樂韓國株式會社(081660.KS)在中國的商標權和專營權時,就具備全球化思維了。其全球擴張行動於2019年開始,當時安踏率領由騰訊、方源資本和Anamered等組成的財團,收購總部位於赫爾辛基的體育用品公司亞瑪芬體育(AMY.DE),安踏將其作為合資企業經營。 不斷增多的品牌 亞瑪芬體育旗下的品牌包括始祖鳥(Arc‘teryx)、薩洛蒙(Salomon)和威爾勝(Wilson)等。上月,安踏體育還宣佈,收購國內主要面向女性的品牌Maia。它還擁有日本品牌迪桑特(Descente)、韓國品牌可隆(Kolon Sport)以及英國時尚鞋履品牌斯潘迪(Sprandi)。雖然這些品牌都是在國際市場銷售,但到目前為止,合資的亞瑪芬體育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虧損。稍後我們還會詳細談到這點。 安踏迅速擴大了東南亞店鋪網絡,目前在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各有40家店,新加坡有4家店。據安踏東南亞區域銷售品牌營銷總監Gavin Lum稱,公司於今年2月成立了泰國子公司,年內將在泰國開10家門店。 安踏未在財報中公佈海外市場的收入情況,很可能是因為數字仍然微不足道。分析機構認為,該公司在中國以外的營收水平,可能與李寧和361度類似,這兩家公司去年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收入,只佔其收入約1.8%。 那麼,安踏在主場之外的勝算有多大? 首先,安踏體育將失去主場優勢,因為它將在全球市場與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展開正面交鋒。耐克2023財年的營收為512億美元,大約是安踏的7倍,1,633億美元的市值也讓安踏體育相形見絀。阿迪達斯2022年的營收為225億歐元(240億美元),是安踏的三倍左右,不過其市值與安踏大致相當,為325億歐元。因此,安踏要想從這些擁國際品牌手中奪取市場份額,可能會面臨巨大挑戰。 安踏2023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4.2%至297億元,淨利潤增長32.3%至47億元。旗下合資企業亞瑪芬體育在2022財年實現收支平衡,利潤5,000萬元,但在今年上半年再錄虧損。安踏在今年上半年分佔合資公司虧損5.16億元,安踏表示,若不考慮亞瑪芬體育的虧損,其上半年利潤將增長40%至52.6億元。該公司指出,合資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長37.2%至132.7億元,是自收購以來最好的半年業績。 安踏面臨的一大問題是,它能否在不消耗太多現金的情況下,成功走向海外市場。從合資企業亞瑪芬體育身上可看到,這並不容易。除了全球大品牌之外,安踏還會發現,與李寧和361度在海外市場展開正面交鋒的過程中,先機在別人手裡。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